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邢州报

刘虎坤:脚踩泥土 圆梦横店

日期:09-24
字号:
版面:06 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图为刘虎坤在网络剧《暗影迷踪》中的剧照

扫码收藏

刘虎坤,邢台市任泽区辛店镇象郭庄村人,家中排行第六,小名“小六子”。他曾务农、经商,后因心中不灭的演员梦,五十多岁毅然南下,扎根横店影视城。几年来,他从群众演员起步,一步步走向特约演员乃至重要角色,参演作品百余部,包括《周忱传》《超级保安》《神医毒妃》《风云荡寇》《重生上海滩》等。年过半百,圆梦横店。他凭借执着与努力,成为从邢台走出去的又一位影视演员。

记者 董保纲 通讯员 闫辰国

脚踩泥土心怀梦想

邢台市任泽区辛店镇象郭庄村,是个典型的华北平原村落。这里的农民世代与黄土为伴,刘虎坤就是其中一员。作为家中六兄弟中最小的孩子,他自小被唤作“小六子”,这个充满乡土气息的称呼,伴随了他大半生。

想当年,一部《神雕侠侣》惊艳荧屏,倾倒了多少观众,也叩响了“小六子”的心。他喜欢在村头巷尾自编自演、逗人开心,从那时起他就幻想有朝一日自己也能走上荧屏,成为一名演员。当然,由于条件所限,梦想只能深埋心底。

1982年他参军入伍,三年后解甲归田,继续当农民。春耕时节,他蹲在田埂上,捏着一把黄土怔怔出神。土里刨食的日子,辛苦却难致富,看着周边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这个朴实的庄稼汉决定改变命运。

2007年起,他先后在临城县与人合伙经营铁矿、石英矿、砂场。其间,一位客商偶然提起“现在金属镁可是金疙瘩”,刘虎坤连夜查阅资料,才知道镁合金粉应用于多个领域,他看准商机,掏出全部积蓄,又借遍亲朋好友,在村西空地上建起铝镁合金冶炼厂,订单也纷至沓来。后来,他积极响应上级环保政策,毅然关闭了镁厂。那个夜晚,他独自坐在熄火的熔炉前,抚摸尚有余温的炉壁。卖设备那天下着细雨,他将一枚镁锭边角料攥入掌心,忽然想起童年看露天电影时,总幻想自己能成为银幕上的人物。那个深埋心底的梦,此刻破土而出,于是他拨通了战友的电话:“老班长,横店还缺群众演员吗?”

五载磨剑 苦尽甘来

2020年秋天,年过半百的刘虎坤踏上南下的列车。邻座的年轻人好奇地问:“大爷您是去横店旅游吗?”他捏着口袋里那枚镁锭边角料,笑了笑:“去追梦。”

横店影视城,这个被誉为“中国好莱坞”的地方,每日涌入成千上万的追梦人。面对巍峨的宫墙朱门,这个种过地、开过工厂的中年人,竟如学童般手足无措。

片场第一天,他穿上破旧军装扮演尸体。烈日当空,蚂蚁爬过脸颊,他想起了炼镁炉前的高温。“每份梦想都要经过淬炼”,这个念头支撑着他度过最难熬的时光。

群众演员的生存环境十分艰苦。刘虎坤与十几个追梦者合租在农家小楼,睡的是高低床,每夜呼噜声、梦话声、蚊蝇嗡嗡声交织成片。凌晨三点,手机铃声此起彼伏,那是“群头”发来派活的消息。若铃声不响,一屋子人的心便都沉了下去。

因群众演员太多,每天晚上7点开始,他就要紧盯手机,在群里抢戏。抢不到戏,就只能凌晨四点去影视俱乐部“捡鸽子”(接替临时不能出工的演员)。最艰难时,他十天捡了九次“鸽子”,啃过半个月干馒头,就着白开水下咽。戏服破了,他借来针线自己缝补,粗粝的手指常被扎得渗出血珠。

没有科班背景,不懂镜头走位,刘虎坤的学习方式笨拙而真诚。他蹲在监视器后偷学老演员的表演,掏出小本记录别人的台词。深夜室友酣睡时,他悄悄到院子里,借月光练身段、背台词。

转机出现在2022年冬天。一部战争片需要老兵形象,导演看中他岁数大、当过兵,还有一张沟壑纵横的脸庞。镜头推近时,他想起自己当年卖掉设备时的情景,两行热泪自然滑落。导演喊“卡”后全场静默,继而爆发出掌声。

另一次,有部戏缺个有台词的老农角色,原定的演员嫌词少钱少临时辞演,副导演急得直跳脚,看见正在帮灯光师扛支架的刘虎坤:“大老刘,识字的吧?来试试这个!”他接过那薄薄的一页纸,手微微发抖。三句台词,他说得字字铿锵,带着泥土的质朴与深沉。导演盯着监视器,突然一拍大腿:“就是他了!再加两句台词!”

从此,刘虎坤从人堆里慢慢显现出来。他从一天100元的群众演员,变成500元一天的特约演员,又从特约演员变成了有名字的角色。五年来,他参演了上百部戏,扮演过皇上、大臣、钦差、太医等角色,成为乡亲们口中的“草根影星”。

步履不停 梦无止境

如今的刘虎坤活跃在影视一线,他已不仅仅是一位演员,还开始学习幕后制作。

在记者最近的一次电话采访中,他说正随导演在营口学习拍摄,他现在已进入北京匠心独运影视公司制片组,导演是他的伯乐,也是他的好友,见他工作中十分卖力,和年轻人一样,盛夏披着厚重戏服、汗流浃背从不言弃,便心生惜才之意,决定教授他镜头之后的技艺。他说,现在忙得很,经常忙得忘了问候父母妻儿。营口的戏一结束,便要转场葫芦岛,再回横店连拍三部古装剧;之后,还要赴江西上饶拍摄,最后再赶往海南三亚取景。虽忙碌不休,但他说“忙得很踏实”。

尽管事业有了新发展,刘虎坤始终不忘家乡邢台。每次回乡,他都会与乡亲们分享拍戏经历,鼓励有梦想的年轻人勇敢追求。“咱们邢台人朴实、肯吃苦,这在哪儿都是优势。”他说。

谈到对家乡追梦人的建议,刘虎坤坦言:“梦想不分年龄,但要坚持。影视行业看似光鲜,实则充满艰辛。不要好高骛远,要从基础做起,哪怕是个小角色,也要全身心投入。”他特别强调文化学习的重要性:“现在剧组都要求演员有文化底蕴,要不断学习,才能理解角色、塑造角色。”

从农民到演员,刘虎坤用坚持书写了一个普通人的银幕传奇。正如他所说:“梦想不论早晚,真心付出终有回报。”

(图片由刘虎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