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籍明泉
近日,信都区抗大西线正式通车,缩短了山区通行时长,串联起前南峪生态旅游区、邢台大峡谷、英谈古寨等景点,带动了当地文旅产业发展。“原来从后南峪村往清家沟村走,需要花费50分钟绕30多公里山路,这条路建好后,10分钟就能到。”信都区路罗镇清家沟村民王翠平说。
借着承办第九届省旅发大会的东风,我市在便民、利民、惠民上下足功夫,大力推动文旅基础设施提质升级,街头巷尾、日常生活、景区景点中出现了许多贴心的“惊喜”。
当散落的美景串珠成链、织链成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化身为可感、可触、可体验的鲜活场景,背后离不开日趋完善的交通网络。
省旅发大会期间,新开通的河北省首条红色旅游专列——“抗大号”铁路客运列车,一头连着泉水奔涌的中心城区,一头连着红川绿谷的太行深山区。列车不仅服务于旅游客运,还将承担公益慢火车职能,为老区特色农产品如苹果、板栗等的外运提供便利通道,激活乡村经济振兴新动能。
打通“主动脉”,畅通“微循环”。市公交公司开通5条夜间公交线路,把散落在各处的景点、餐饮、游玩等场景连接起来,方便市民和游客夜间出行;临城县以岐山湖旅游度假区景观大道为核心枢纽,巧妙串联旧省道327、石城高速连接线、环湖路等生态廊道,将“山水洞天”的自然禀赋与千年邢窑的文化底蕴完美融合;省道341内丘县獐么乡至岗底段改建工程凌霄隧道顺利贯通,全线通车后,两地之间驾车时长将由40分钟缩短至18分钟……
如何依托旅游风景道,丰富解锁太行山N种新打开方式?省旅发大会上,我市精心打造“不在疾驰中错过风景”旅游风景道自驾骑行场景,让游客穿行太行山间,尽览风景廊道。
信都区以抗大路为骨干,依托起伏坡度和多样地形,全线植入自行车标识、标线、标牌等自行车运动元素,打造抗大东线、抗大西线、抗大南线、抗大北线及前南峪景区山地体验骑行路“一环四射”红色主题骑行线路,长度约90公里。
“通过差异化定位和特色化打造,我市在太行山沿线4个县(市、区)建设了包括抗大主题线路、内丘县扁鹊湖骑行环线及扁鹊药谷骑行路、临城县岐山湖旅游度假区骑行道、沙河市栾卸风景区骑行道在内的‘骑行太行’赛道群。”市体育局副局长郭庆波介绍,这些线路充分体现了当地的自然人文特色,实现了大众骑行与专业赛事、休闲康养与文化旅游的有机融合。
清晨,信都区三山溪谷民宿静谧祥和,房间里定制的中药香囊散发出清雅药香,茶桌上,中药茶包、桑葚茶包与金银花水整齐摆放。来自北京的游客王念品了一杯桑葚茶后,开始了她的冥想时光。
如今,这样的康养民宿如珍珠般散落在邢台的太行山水与古村落间。我市以太行山为轴,打造贯穿东西的太行山文旅康养产业带,串联起内丘、信都、沙河、临城等县(市、区),聚集71家A级旅游景区,将自然生态与人文底蕴、中医养生与运动休闲交织,形成多地联动的康养格局。
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市民和游客在邢台旅游变得越来越轻松便利。一次大会带来的远不止一时的话题热度,城市品质提升、生活环境改善、文化活力迸发,继续滋养着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