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炎热逐渐淡去,秋天的清冷缓缓降落在我们的身边。随着秋日肃杀气氛的逐渐浓厚,我们应当如何跟随秋季的气候特点照顾好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健康呢?
《黄帝内经》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对于秋季调养精神的养生法则介绍如下:“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秋天是平和、归于宁静的季节。经历了夏季的喧嚣、生命绽放的繁盛之后,秋季呈现出天朗气清、风急地肃的景象,一派归于安宁的趋势。此时,我们要让自己的身心跟随大自然的节奏,一起归于宁静、平和。放缓心态,从容有序,平稳情绪,避免悲秋伤怀、心情大起大落。作息有序,早睡早起;生活节奏井然,舒适身心。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瓜果飘香、五谷丰登,在将果实、谷物摘收、囤放的时候,也展示着秋天容纳、收敛的特点。我们也要在秋季做好自己前半年工作、成长的归纳总结,汲取经验,提炼收获,富足自己的精神世界。生活方式及言行举止注意收敛幅度,归于中规中矩,减少剧烈运动,避免过度耗损精气、心力。
秋天于五脏应肺,于五气应燥,要顺应秋之清肃,保护肺气,防止燥邪袭肺,导致肺失润降、津液耗伤,出现口咽干燥、干咳少痰、气短、便秘、尿少等情况。可适量进食梨、百合、无花果、山药、蜂蜜、莲藕等食物,润肺养阴生津。
河北省第一荣军优抚医院肿瘤内科致力于为肿瘤患者提供精准抗肿瘤治疗,为肿瘤终末期患者带来温馨、暖心的安宁疗护方案。进入秋季后,医护人员积极顺应秋季特点,帮助患者及家属疏导悲伤、焦虑情绪;指导患者及家属按揉迎香、列缺、足三里等穴位,以利咽喉、通鼻窍、健脾胃。根据患者基本情况制定多样化、个性化诊治、疗养方案,因时制宜,精心呵护患者身心健康。 (薛晔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