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婵娟/文韩文洲/图
金秋九月的邢襄大地,层林初染,泉涌欢歌。太行山脉的枫叶与百泉湿地的波光交相辉映,古城墙下邢州老街飘着糖炒栗子的焦香,抗大路上的骑行队伍如彩色飘带穿梭于红川绿谷……
这是邢台金秋最寻常又最富生机的剪影。9月15日至17日,第九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将在我市主会场拉开帷幕。这座拥有3500余年建城史的古城,正以山水为卷、产业为笔,书写着“运动+康养”为主题的新时代篇章。
●“今天你骑了吗?”
骑行运动串联城市与山水
清晨的抗大路,已是车轮滚滚。骑行爱好者李先生刚刚完成了一段20公里的骑行。他说,这条路风景优美、坡度适中,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欣赏太行秋色,每个周末他都会来。
邢台地处太行山东麓,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丰富多样,为自行车运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专业选手和高阶骑行爱好者可挑战西部山区的山地陡坡,或者在丘陵地带,体验兼具挑战性与趣味性的路线,普通骑行爱好者在主城区和东部平原地区也能找到适宜的休闲骑行道路。
其中,抗大骑行线路全长约100公里,串联起天梯山、金泉山、抗大陈列馆、邢台大峡谷等景区景点,沿途风景秀丽,承载着深厚的红色文化,是“红川绿谷·骑行太行”主题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中国公路自行车公开赛(邢台站)将于9月27日举办。预计吸引上千名专业选手和骑行爱好者参与。
邢台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将红色文化资源、绿色生态本底和自行车产业基础有机融合,构建了集专业赛事、大众骑行、产业展示、休闲旅游等于一体的融合发展新模式。
邢台已打造主城区“泉城骑行”和太行山沿线“红川绿谷·骑行太行”两大自行车运动品牌,截至目前,初步建成山、河、林、湖精品主题骑行赛道15条,里程约262公里。其他县(市、区)赛道35条,里程约590公里。梯次性全域骑行网络基本形成,文旅体商农多业态相互渗透、全链条协同发展、闭环式高效运营的新场景日益完善。
在邢台,骑行已超越通勤本身,成为一种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成为串联城市与山水、沟通自然与人文的“绿色纽带”。“今天你骑了吗?”已成为邢台人新的问候语。
●草药香融入烟火气
走出康养特色发展之路
沿抗大路骑行,不时可见路旁成片的酸枣树。在漫山遍野绿色之中,一嘟噜一嘟噜红绿相间的酸枣掩映其中,在阳光下散发着诱人的光泽。家住附近的王庆强向路过的骑行爱好者介绍说,酸枣可是个“宝”,酸枣仁还是安神佳品,咱们邢台的酸枣仁质量全国闻名。
邢台不仅是骑行胜地,还是华夏医祖扁鹊的封地和寝庙所在地,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今年以来,邢台创新性打造了主城区40家“泉城扁鹊堂”,形成“一刻钟中医服务圈”,让传统中医药焕发新活力。该经验还获得国家卫健委重点推介。
“泉城扁鹊堂”正打破传统医馆的刻板印象。市民和游客不仅能体验针灸推拿的疗效,还能在中药代茶饮区品尝养生饮品,在药膳体验区感受“寓养于食”的智慧,甚至参与辨识药材、学习养生知识的互动活动。中药足浴包、酸枣仁系列产品、艾草制品等数十种本地研发的康养产品,让扁鹊的智慧触手可及。这种生活化场景的营造,让古老的中医文化变得可感、可触、可亲近。
近年来,邢台依托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太行泉水资源和扁鹊中医药文化底蕴,积极推动康养产业与中医药、文旅、农业、运动等深度融合,建设一批康养度假区等中医康养项目,在重点景区、特色民宿等场所植入中医理疗、养生保健、自行车骑行等元素,构建了集文化体验、健康管理、康养旅居、运动健身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让游客在邢台的山水间尽情徜徉的同时,亦能在扁鹊康养的独特魅力中调理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