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秋意正浓、天朗气清,邢襄生态园内处处涌动着热烈气息,一场承载全市家庭期待的“亲子嘉年华”在此拉开帷幕。3000余名中小学的学生与家长欢聚一堂,共同见证邢台市亲子活动基地启动仪式的举行。
这场融合生态体验、文化展演与亲子互动于一体的盛会,不仅为全市家庭搭建了高质量的交流桥梁,更标志着邢台市在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推进“温暖之城”建设进程中,迈出了具有里程碑式的一步。
记者 冯鑫文/图
主会场展演:家校同台展风采,文化传承显温情
启动仪式主会场,成为展示邢台市亲子教育特色的精彩舞台。立德小学、马路街小学、育红小学、中华路小学、第二十三中学等8所中小学的亲子家庭轮番登场,舞龙舞狮、歌曲演唱、竹竿舞等节目接连上演,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锣鼓声起,立德小学的舞龙舞狮表演率先点燃全场热情。队员们腾跃挥舞、默契配合,将龙的威严、狮的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灵动舞姿中绽放。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王宁介绍,学校将“舞龙舞狮”这一传统非遗项目引入校园,开设特色社团,不仅能锻炼学生身体素质,更能让学生在传统文化浸润中,传承勇敢、奋进、团结、拼搏的精神力量。
育红小学带来的《少年有志》跳绳表演同样惊艳。学生们手持彩绳,以跃动的身姿、缤纷的绳彩,将跳绳运动的活力与美感完美融合。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朱杰青表示,学校将以此次亲子活动基地启动为契机,深度联动邢襄生态园,重点推进“亲子悦动计划”与“何以为邢”市情行动两大项目——前者通过球类、游戏强化体教融合,后者带领家庭探访非遗工坊、城市地标,让亲子活动成为传承家乡文化的“第一课堂”。
“开、合,开开合……”清脆的竹竿敲击声中,中华路小学100余名学生与家长共同演绎《竹竿舞》节目。大家在竹竿开合间灵活进退、旋转跳跃,会场瞬间化作欢乐的海洋。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薄建华介绍,学校以美育为特色,秉持“各美其美、真善和美、美美与共”的办学理念,通过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舞蹈、音乐深度融合,让学生在“动起来”的同时“乐起来”“学起来”,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市第二十三中学的武术表演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刀术凌厉,学子手持长刀,手腕轻转间刀光闪烁,“唰唰”挥刀声不绝于耳;棍术刚劲,单棍旋转“呼呼”生风,组队变换阵型精准利落;扇术柔美,红色绸扇开合如蝴蝶振翅,动作行云流水。表演结束后,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观众纷纷称赞“太精彩了,看得真过瘾!”
此外,马路街小学的《邢台行》、育才小学的《这盛世如你所愿》、金华实验小学的《太行泉城,我的家》与《世界赠予我》、长信小学的《邢襄鼓韵》等节目各具特色,展现出邢台市中小学丰富的亲子教育成果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看到孩子和家长并肩表演的画面,真的特别触动我。”金华实验小学四(3)班杨清妍的妈妈分享道。作为职场妈妈,她常因工作繁忙而愧疚于陪伴孩子的时间不足,“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亲子互动不一定需要长时间陪伴,一场表演、一次游戏,就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以后我会多参与学校的亲子活动,陪孩子在互动中一起成长。”
分会场体验:多元互动乐不停,亲子携手共成长
在主会场精彩展演的同时,8个分会场同步开启形式多样的亲子体验活动,以“启动仪式+分会场互动”的联动模式,让亲子家庭在实践中收获快乐、共同成长。
长信小学打造的“丰收奇遇记”主题活动,涵盖“识·五谷丰登”“创·丰年稔岁”“劳·穰穰满家”“品·丰收滋味”四大板块。其中,“劳·穰穰满家——农事劳动初体验”最为热闹,玉米脱粒大赛、花生采摘趣、芝麻开门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农耕文化,体会劳动的乐趣与丰收的喜悦。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崔云霞表示,在亲子共同参与中懂得“一粥一饭来之不易”,既传承农耕文化,又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与感恩之心。
育才小学的“红领巾跳蚤市场”充满童趣。孩子们在家长的协助下,有条不紊地搭建起“哇塞杂货铺”“百变杂货铺”“宸溪的小店”等特色摊位,小摊主们主动与“顾客”沟通,耐心介绍商品特点,在讨价还价中锻炼语言表达与社交能力。家长们全程陪伴,看着孩子认真投入的模样,脸上满是欣慰。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麻香云表示,“红领巾跳蚤市场”不仅是一次亲子互动,更是一堂生动的社会实践课。
金华实验小学的“亲子研学,探泉之旅”成果展别具匠心,学生们在T恤、圆木片、画纸上手绘“一街一河五湖十六泉”,生动展现“太行泉城”的独特魅力;同步开展的“一起‘趣’运动——亲子体育项目联赛”,设置轮滑、冰壶、抬小猪、运球接力、跳皮筋、赶鸭子六大游戏区域,亲子携手参与,在运动中增进默契。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郭立平表示,我们以“亲子研学,探泉之旅”和亲子趣味运动为载体,一方面想让孩子们深入了解家乡的泉水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另一方面通过趣味运动打破传统体育的刻板印象,让家长和孩子在共同运动中释放压力、拉近距离。
马路街小学组织的“一起上场·骑行邢襄”活动同样人气高涨,100组家庭组成亲子骑行团,环绕邢襄生态园骑行。沿途“宝贝,加油!”“坚持住!”的鼓励声不断,成为园区内一道流动的风景线。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贾建存表示,家长和孩子在共同完成骑行挑战的过程中,既能锻炼耐力与毅力,又能在并肩前行中加深情感联结。未来,我们将把“亲子体育+美育”作为双引擎,既让孩子们在运动中强健体魄,又在艺术中涵养心灵,让亲子活动既有‘运动量’,更有‘文化量’。”
此外,立德小学的亲子嘉年华、中华路小学开展的“你好·时光”美爸美妈亲子活动、市第二十三中学的“玩转动物园”活动、育红小学的亲子足球运动等,均吸引了大量家庭参与,让亲子时光在多元体验中愈发温馨。
“亲子活动是连接家庭、学校、社会的纽带。”邢台市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于京礼表示,我们将以基地为起点,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提升服务质量,让每个家庭都能在互动中感受温暖,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陪伴中健康成长,为邢台“温暖之城”建设注入更多教育力量。
生态赋能:政校企携手搭平台,绘协同育人新蓝图
邢襄生态园占地5000余亩,坐拥优质自然生态资源,是集生态观光、休闲游憩、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邢台市亲子活动基地依托园区得天独厚的条件,精心打造了萌宠互动、森林潮玩、亲子游乐等多个特色体验区,构建起“教育+文化+旅游+亲子”的多元融合平台,为全市家庭提供了亲近自然、互动成长的全新空间。
“亲子活动基地是我市推进‘温暖之城’建设,促进中小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载体。”于京礼表示,基地的打造不仅能为家庭提供优质亲子互动空间,更能打通教育合力的“最后一公里”,让城市温度与育人实效双向提升。
据悉,过去一年,邢台市教育局已持续开展“阳光少年精彩人生”行动,主城区136所小学常态化举办亲子活动5000余场,有效促进了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此次基地的启动,更是将分散的亲子资源整合升级,形成长效育人机制。
“从政策支持到资源整合,我们始终把家庭教育和亲子互动放在‘温暖之城’建设的重要位置。”于京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补充道,“未来,我们将联合相关部门持续完善基地配套设施、优化功能分区、丰富活动内容与形式,打造研学品牌,强化服务保障,力争将其打造为河北南部具有示范引领意义的亲子活动目的地,助力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邢襄生态园负责人也表示,园区将全力投入基地的场地建设、安全管理和活动策划,致力于打造一个集教育、文化、旅游与亲子互动于一体的高品质平台,进一步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此次邢台市亲子活动基地的启动,不仅为全市家庭带来了一场生态与文化交融的亲子盛宴,更开启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篇章。未来,随着基地建设的不断完善与特色课程的逐步落地,必将为邢台“温暖之城”建设注入更多活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更加优质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