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邢州报

“微心愿墙”暖流涌动 社区党员实现居民“小期盼”

日期:09-12
字号:
版面:06 温暖       上一篇    下一篇

﹄扫码看视频

“写上就有人来帮忙实现,太贴心了。”天和人家小区的居民马大爷在社区“微心愿墙”上,写下需要帮助进行养老金领取待遇资格认证的请求后,第二天社区党员就上门提供了暖心服务。老人朴实的感言,道出了南长街办事处东卫生街社区不少居民的心声。

这面看似普通的墙正悄然改变着社区的温度。居民们一个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心愿被郑重写下,又被同样郑重地认领、实现。这面“微心愿墙”承载着社区居民的小期盼,也折射出基层治理的脉脉温情。

■记者 张婵娟 通讯员 王超文/图

“微心愿墙”前暖流涌动

走进襄都区东卫生街社区居委会,门口处一面色彩明快爱心形状的“微心愿墙”跃入眼帘。墙上心形便笺纸,承载着居民们最朴素的期盼——“希望给孩子介绍个对象”“希望能有医生上门测血压、血糖”“希望能帮着进行养老金领取待遇资格认证”……

一旁的登记台前,有社区党员正将新认领的“微心愿”录入一本厚重的台账。这本“心愿宝典”已累积众多爱心,扉页上“群众微心愿,党员来点亮”的字格外醒目。它不仅是服务档案,更是流淌在这个社区里的温情河床。

认领背后的暖心接力

2021年,面对辖区内老龄人口多、困难家庭较集中的现状,东卫生街社区党委萌生了设立“微心愿墙”的构想。社区党委书记贾宁道出初衷,群众需求无小事,这面墙,就是社区治理最灵敏的触角,它可以让沉默的需求被看见,让分散的爱心能汇聚。

墙上的心愿如何变为现实?社区构建了一套精细的“心愿响应链”。居民书写“微心愿”上墙后,社区党员可依据自身专长与资源,选择“一对一”或“组团式”认领。对于专业性强或需资源投入的心愿,社区则引入共建单位、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协同解决。一面“微心愿墙”,悄然织就一张柔性互助网络。

平安家园小区的破损井盖和雨水箅子更换就是典型例证。居民留言后,党员小杨立即认领,社区党委协调资金购入新井盖,小杨与老党员顶着烈日义务施工。当崭新的井盖和雨水箅子嵌进路面,居民们的感谢声成了最好的清凉剂。小杨抹着汗笑着说,这“微心愿墙”是根情感纽带,串起了居民的心和党员的情。实现“微心愿”绝非单向付出,更是情感的双向滋养。

圆梦时刻的幸福涟漪

对独居的王阿姨而言,心愿成真是温暖的陪伴。她在墙上写下“希望医生上门体检,有人聊聊天”。随后,社区党员带着医生叩响家门。血压、血糖测量结束后,党员展开带来的多种报纸,趣闻轶事伴着笑声填满了小屋。“以后常来!您也多参加社区活动呀!”临别的叮嘱让王阿姨心里暖暖的。

模特队的李阿姨,心愿成真是梦想的舞台。随着队员增多,排练场地成了难题。“微心愿墙”发布诉求后,党员通过社区迅速协调到合适的场地。如今每周固定时间,音乐响起,阿姨们身姿挺拔,眼中光彩远胜舞台灯光。“姐妹们都说,这‘微心愿墙’给咱‘秀’出了新天地!”李阿姨的旗袍裙摆扬起了幸福的弧度。

居民霍女士的心愿成真是家庭的希望。为忙于工作无暇恋爱的儿子征友的“微心愿”上墙不久,热心党员便登门牵线。“孩子忙工作,圈子小,有社区党员帮忙,我一百个放心!”霍女士的感慨,道出了众多受益居民的心声。

微光成炬,照亮治理新路

一面“微心愿墙”何以带来如此效果?东卫生街社区党委书记贾宁表示,它精准对接了居民“需求侧”与党员服务的“供给侧”,让善意的涓涓细流找到最渴盼的土壤。在这里,每一个微小心愿都会被重视,每一个善意举动都会被铭记。个人的力量或许微小,但汇聚起来,就是澎湃暖流。

接下来,社区会进一步用好“微心愿墙”,圆梦群众“微心愿”,做居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切实为居民群众解难题办好事做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