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府街巷文化特征
《说文解字》中,街,“四通道也”;巷,“里中道,从共”。《增韵》的释义“直曰街,曲曰巷”。街巷是城市的重要单元,是连接城市与居民的纽带桥梁,能够最直接最本质地反映城市的意象和文化。“看城市,从街巷入手”,不同地区的街巷,文化内涵各有不同。
邢台街巷的命名有6个特点:
方位性:东西北街、东门里、西门里、府前南;标志性建筑:文庙街、庙道街,牌坊巷、东仓巷、西仓巷;
商品经营范围:大珠市、花市街、靛市街、马市街,蜜市巷;
姓氏:光家巷、张家巷、李家巷、裴家巷、白家巷;
文化追求:宣化街、寅宾街、希古街、迎恩街、崇礼街、兴贤街,尚礼巷、永丰巷、永宁巷、集贤巷、怀仁巷、演武巷、崇志巷、尚德坊;
地形特点:卧龙岗、韩家坑、王帽坑、刘家台、七道弯巷子。
不同街巷所处城市的地理位置不同,占有的社会资源不同,会聚集同一类别的住户,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街巷文化。
长街的官绅文化。
长街是古顺德府城中轴线,南起纳凉园北至北关,四华里。也被解释为“肠街”,是城内最主要的街道。因为紧邻府衙,又是御路,所以居住在这里的非官即富,妥妥的贵人区。因此,这里弥漫着衙署尊贵富豪的文化氛围。邢台许多故事源自这里。
慈禧西逃返京路过顺德府,袁世凯亲为安排,驻跸顺德府衙,长街翟、张、刘、杨等豪绅富家接待宴请王公贵族。长街拓宽三丈六尺,清水洒街,黄土垫道,家家张灯户户结彩。官府富商联手,粉饰了太平景象。
崔家世居长街,祖上外埠做官,卸任时百姓赠“德布金容”匾额,悬挂门上。崔家老者故地重游,还清晰记得宅邸上的匾额“博陵第”。
这里还流传着李老珍买清风楼的故事。清风楼始建于唐代,明代重修,“郡楼远眺”是邢台八景之一,古人赞曰:“是楼也,高凌霄汉,俯绝尘埃……四时万景,纷翠毕陈。”
1920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直隶省又向邢台县摊派,知县夏仁沂无计可施,对清风楼慨叹,“清风不清,民不堪命”。忽生一计,何不卖掉清风楼筹得资金上缴捐款以减轻黎民之负担?卖给谁呢?李老珍。
李老珍,名福,号老真,邢西檀村人氏。原来小买卖人,闹义和团曾经救过一个洋人(有说替洋人保管物品完璧归赵)。洋人不忘救助之恩,扶持李老珍经营烟草生意。李老珍发了,在长街置办了家业,还与人合开了饭店“光真楼”。
夏知县连抬举带感化,就把清风楼卖与李老珍。交易成功,夏知县说出附加条件,清风楼不能转让不能倒卖不能抵押不能随意处置,还必须定时维护修理。这笔交易,看似荒唐,实则体现了官吏的体恤民谟,也反映了商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广告意识。
同类街巷:卫衙街、书班营、驴夫营……仁义巷的德性文化。
德性,道德品性。语出《礼记·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受先贤大德的影响,邢台人尊礼尚德,讲究德性。民间流传许多关于仁义的故事。
王本固,邢台百泉人。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官至礼部尚书。史书赞他“德高不骄,位高不尊,功高不傲,矢志报国。”朝廷在长街敕建一座功德牌坊“义重朝野”。
王本固处世仁义,而且常反躬自省。相传幼时上私塾夜归,常有一对红灯引路,有德之人神灵护佑。有一夜,忽然少了一灯,回来禀明母亲。母亲问:“是否有非礼之举?”本固猛然想起,“代人写过休书。”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啊。于是他速往该家,说休书有错字,索得休书后,出门撕碎。当晚,又有双灯护送。
相传万历年间,顺德府遭遇水灾,百姓流离失所。王本固上书朝廷:“中原地带黄水四溢,应火速治理。”万历皇帝误将“黄水”看成“黄河”,责令工部户部集中人力物力救灾,在顺德府灾区加固河堤,治理水患,修成一条贯通城区的人工河。有人弹劾王本固假公济私。王本固辩称,顺德府的那条河是小黄河,遂平息弹劾,造福顺德府百姓。
王家修宅,为一墙之地与西邻发生纠葛。家人为此向王本固修书。王本固回信答复:“千里修书为一墙,让他一墙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读后遵信让出一墙。西邻闻之钦佩不已,纠葛顿消,并效法王家也让一墙。两家让出3尺巷道。此巷称为“仁义巷”。
与“仁义巷”来历相同的,还有崇礼街、尚德坊、怀仁巷、崇志巷、学道街……
羊市街的商业文化。
邢台的皮毛加工,始于元,成于明,盛于清,衰于民国。明清时期加工业户逐渐集中于东至花市街,西至羊市道的区段,不足500米,因业态而成名:羊市街。它是南关八大主要商业街道之一。皮毛业兴盛得益于黄河、海河舟楫之便和顺德府特定地理位置,北接京津、西连陕甘蒙晋,南通两广,东临齐鲁。鼎盛时期,这里聚集了生、熟皮毛专营店100多家,有“同顺和”“同慎和”“万顺”“广泰”等十大老字号名店。皮毛,60%以上出口,40%销往全国各地,人称“皮老大”。
邢台皮毛规模化生产,催生早期商业综合体——布袋院。布袋院以中轴线布局,体现“以中为尊”的中国传统建筑宗旨;集约化用地,在面宽既定情况下,建筑向纵深布局;功能完备,集商业、仓储、加工、居住于一体;尊卑有序,内外有别,体现了传统伦理思想;符合古代建筑的风水关照。
同类型街巷:大珠市、花市街、靛市街、铁工街、煤市街、驴市街、蜜市巷……
光家巷的家族文化。
邢台大约有几十个以姓氏命名的巷子,张家巷、李家巷、裴家巷、白家巷……巷内居民多由一个或几个家族衍生而来,具有很强的家族性。因为血缘关系,这些居住单元成员在价值观上,有了一致性。
光家巷位于西大街中段北侧,南北五六十米,东西三四十米,几十户光姓人家。光,源自妫姓,舜帝后裔。后来一个分支迁到齐国,以封地为姓,是为田氏。战国末期田光因举荐荆轲刺秦王,后人为避杀戮,逃至太原府乐平县巴洲村桃园定居,遂以父名为子姓,称光氏。巴洲桃园便成为华夏光氏之源、之祖、之根。
邢台光家明初大移民由山西来到邢台,后人分布在西大街、东关、靛市街。西大街光姓人家,经商者居多,一般家境不错。光老善,民初邢台商会会长,乐善好施。曾捐资建立邢台第一所高等小学。光姓族人温良恭俭,和睦相处。
羊市水坑的太极文化。
太极理论家吴文翰先生说过,永年是武式太极发源地,邢台是武式太极发祥地。武式太极的传承,与邢台雄厚的群众基础、众多的太极名家分不开。
武式太极在邢台的传薪者郝为真,名和,字为真,直隶广平府人,佣工出身,体貌魁伟,师从武式太极第二代传人李亦畲,精学苦练得其真髓。推陈出新创编新套路,简练严谨重吞吐寓开合,实战性强,人称“郝架”。
清末民初,郝为真应皮货商申家之邀,来顺德府教授申氏昆仲拳术,其后学者众多,弟子遍及邢台、天津。其代表人物:
孙禄堂,名福全,字禄堂,别号活猴,自幼习武四海求学,师从形意拳名家郭云深。后跟郝为真研习太极,深得太极精粹,创编孙氏太极。曾因挫败俄国著名格斗家和五名日本技击高手而名噪华夏。素有武圣、武神、万能手、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称。
李宝玉,名景清,字香远,乳名宝玉,顺德府会宁村人。先师从著名镖师刘瀛洲习练三皇炮捶,后拜杨振远门下学太极拳。几经周折投入郝为真门下,精学苦研,遂得郝师真传,时人称其为“太极圣手”。著有《太极阴阳论》,“太极阴阳造化功,身心意气得贯通。任他千方和妙计,谁知内转如神灵。”
李圣端,名斌,字圣端。自幼习练查拳谭腿,积累长拳功底。后拜郝为真名下,遂成大家。1928年同王彭年、郝中天、郑月南、陈兰亭组建邢台历史上第一个民间武术教学机构——邢台国术研究社。课程丰富,学风严谨,师资力量雄厚,历时12年,培养弟子众多,其中王凯、王万庆、马荣、王陛卿、杨杰、陈固安、陈恩禄、吴文翰各有建树,且开枝散叶门徒众多。
其中陈固安在原套路上,结合形意、心意、八卦等内外家拳,编纂出版了“武式太极新架”,套路严谨流畅,进退、俯仰、虚实、开合、折叠、松放行云流水;“八禽九兽”道法自然;环环相衔,散之统之,节节贯穿;体用吞吐浮沉,绵软巧脆,刁钻凶狠。陈固安先生弟子遍及全国各地及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