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9月9日,记者从团市委获悉,今年暑期,3796名邢台籍大学生参与“燕归巢”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涵盖“万名学子游邢襄”、公益暑托班、青年志愿讲解服务、产业实践等多个项目,帮助大学生在实践课堂中拓宽视野、增长才干,以实际行动为“太行泉城、美丽邢台”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今年暑期,团市委联动京津冀青年志愿力量,组织大学生深入百泉鸳水公园、七里河等重点生态区域,开展志愿行动30余次。通过市青少年宫的“环保小课堂”,青年环保小队提出20余条泉水保护建议。
“万名学子游邢襄”研学聚焦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新质生产力领域,组织大学生走进龙头企业,感受我市特色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开展特色产业研学70余场,将“家门口的产业课堂”打造成为人才回流的“孵化器”。
“经过系统培训,大学生在邢台博物馆担任讲解员,累计接待观众超万人次。”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学生们以年轻人的视角和语言,向参观者讲述邢台从“邢国故都”到“太行泉城”的3500年变迁。此外,他们还积极为家乡优质农产品代言,相关内容全网浏览量超17万。
据了解,团市委组织各县(市、区)团委依托“燕归巢”返家乡大学生、基层团干部、青年志愿者等青春力量,积极开展多样化暑期公益托管服务。全市设置61个托管点位、提供2200余个托位。
下一步,团市委将持续深化“燕归巢”实践品牌,建立“实践——就业——创业”全链条服务机制,吸引更多青年投身“太行泉城、美丽邢台”建设。(记者杜明通讯员袁雨张艳丽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