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邢州报

巨鹿手织汉锦 织出幸福生活

日期:08-29
字号:
版面:05 发现       上一篇    下一篇

扫码看视频

千年古郡巨鹿,早在3000多年前就是闻名全国的纺织重镇,2000多年前诞生了女纺织革新家陈宝光妻,1000多年前所产的巨鹿锦成为贡品。2019年,巨鹿“手织汉锦”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传统节日“七夕节”来临之际,记者来到巨鹿县探访“七夕乞巧”手织汉锦。

记者 张东生 通讯员 刘孟领 张智 文/图

汉锦土布 古法新生

省级非遗手织汉锦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第三代)邱敬双,引导我们进入生产车间,一睹古法新生的土布纺织工艺。

邱敬双当场为大家展示汉锦织布的工艺流程。她坐在织机旁,手拉支架上的梳理板,脚踏机体底部的踩板,双手有节奏地左右开弓抛出织布梭子,动作优雅,梭子在五彩棉线里穿梭,梳理板的碰撞声,踏板上下运动的踩动声,声声悦耳,不多久,一匹色彩艳丽的汉锦织品在织布机上已见雏形。

邱敬双介绍,他们于2007年2月份创立了大麓古纺布艺有限公司,以传承延续两千多年的手织汉锦为己任,经营范围包括手织汉锦的研究恢复和开发、传统织布机研制,民族特许纺织品、布鞋、传统手织布、床上用品、服装的制造及销售等。目前,公司在多地设有分支机构,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已成为国内规模较大的集手织汉锦系列及工艺品设计、研发、生产、贸易于一体的专业公司。大麓古纺旗下产品包括“七夕乞巧”喜庆家居系列、“七夕乞巧”织布机、“鹊仙”吉祥服饰系列、“大麓宝贝”婴童家居系列等四大系列百余个品种。其中,“七夕乞巧”品牌已获得河北省著名商标。

在企业展厅内,展架上摆放着他们生产的五颜六色的土布产品。品种有床垫、枕套、服装、布鞋、围巾、杯垫、手提包等,这些产品,纹理粗犷、提花凸显、布料柔软舒适,色彩诱人,使人爱不释手。

邱敬双告诉记者,他们专门为少年儿童研发的喳喳系列桌面织机最受欢迎,它以七夕文化里的喜鹊为造型,小巧玲珑,操作简单,深受消费者喜爱。2020年8月18日,在“中国马镇杯”第二届河北省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中荣获金奖;2021年,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她的女儿刘晨曦带队,凭借“喳喳织布机”项目,巧妙地将传统织布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成功斩获大赛金奖。

古为今用 开拓创新

让非遗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大麓古纺致力于手织汉锦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致力于挽救濒危的传统纺织文化,传承传统手工艺。如今,手织汉锦已列入省级非遗名录。大麓古纺人在传统织布机的基础上,创新研发出了系列织布机,让许多家庭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产品远销国内外。

当记者问起邱敬双是如何接触到手工织造汉锦的,她说:“我1976年出生在巨鹿县小王路村,家里祖上就做织布活儿,母亲是四里八乡公认的织布能手,我从小受到母亲的熏陶,对织造手工土布有着深厚的感情,总是想方设法学习织布新经验。”她2006年初,到西安出差,在电视节目中偶然看到当地一家土布手工小作坊上了电视新闻,她心想:手工织布也能做出大名堂?我为什么不让家乡的传统手工艺汉锦产品走出去?为什么不带领乡亲们走出织布新天地?

梦想要变为现实,并不那么容易。她在丈夫刘要强的“后盾”支持下,马上行动起来。她有妈妈织布能手“坐镇”,有丈夫的大力支持,有村子里五六个织布女友的参与,在娘家的小院里,就开起了织布坊。可是谁能料到,刚开始干的时候,由于染色技术不过关,织出的土布严重掉色,根本卖不出去。针对这一问题,她聘请了保定市的专家解决染色难题。紧接着,她又在花形设计、色彩搭配上做起了文章,在传统柳条、彩条、方格、提花四大花色基础上,又开发出了“喜上眉梢”“人间彩虹”“步步登高”等八个系列上百个花色品种,还把布匹加工成床上用品、汉式旗袍、儿童服装、时令围巾、各式布鞋等一系列粗布产品。没想到,这一提升,一炮打响,第一批货成功销往内蒙古。

2007年创业成功的邱敬双,成立了“七夕乞巧汉锦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织户”的联合模式,带动了乡亲们在家门口就可创业发财。巨鹿县汉锦织布成功打开了市场,周围的广宗县、平乡县、南和县、隆尧县等都受到了带动,并且越来越红火。巨鹿县大麓汉锦织布工艺,带动周边县市1958位农村户就业,年收入超过千万元,实现了文化产值与经济价值的双赢,让传统技艺更快更好地融入了现代人的生活。

活态传承 融合发展

大麓古纺通过“活态传承”方式,唤醒非遗、激活非遗,通过推动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等多种方式,不仅让沉睡民间的非遗活起来、会说话,而且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自觉走近非遗、了解非遗、喜欢非遗。他们通过多元化的合作方式,将非遗从历史的长河中唤醒,带到生机勃勃的当代生活。

让非遗进校园,使教联体起航。无论在巨鹿县第一幼儿园,还是在邢台市第三幼儿园,或是邢台特殊教育学校,亦或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高等学府,甚至远到俄罗斯,凡是购买他们织布机的地方,都可见到巨鹿“大麓古纺布艺”传承人的身影。在我国,织布机承载了千年手工技艺,是中国特色劳动教育工具,喳喳织布机作为农耕研学教具已经走进了旅游景区,走进了课堂,走进了家庭。

让汉锦技术传遍国内外,为全球“共同体”服务。邱敬双他们的销售办法是:“织布机,原材料,织布技术”一体化。买了织机,公司派人免费到户教学,保证学会。传承人现场动手安装,引导他们动脑创作,手脑并用,结成朋友,共同受益,让科普、劳动、教育、娱乐、传承为一体,在兴趣中感受传承的魅力,团结协作开创汉锦土布新天地。

刘晨曦,身为生在巨鹿、长在巨鹿下一代手织汉锦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从小就受外婆织布的熏陶,尤其母亲返乡创业事迹激励,小小年纪就埋下了创业的种子。大学四年,她利用一切机会为自己圆梦:2018年,成立大学生创业团队,参加大学生创业训练,确定创业目标,利用假期深入巨鹿实地调研;2019年,提出织机改良建议,师从汉锦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民间织机老手艺人,进行织机改良;2020年,进一步革新技艺,研发出喳喳系列桌面织机,实现创意产能转化。刘晨曦对记者说:“可以形象地说,如果把陈宝光妻研发的织机比作台式电脑,黄道婆改良后的织机比作笔记本电脑,那么能在桌面上操作的喳喳织机毫无疑问就是‘手机’了。”

展望未来,刘晨曦意气风发,她的目光不局限于织机研发,更着眼于文化传播,甘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运用互联网思维,借助“淘宝”“抖音”“快手”等线上平台和“非遗展”、研学游、体验馆等线下渠道,全方位进行宣传推广,线上预约,线下体验,让传统技艺更快更好融入现代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