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邢州报

铁石心肠:邢襄沃土淬炼的盛世风骨

日期:08-11
字号:
版面:08 典故       上一篇    下一篇

扫码收藏

【释义】

意思是心肠硬得像铁和石头一样。形容心肠很硬,不为感情所动。

【出处】

唐·皮日休《宋璟集序》:“宋广平刚态毅状,疑其铁石心肠。”

【典故】

成语“铁石心肠”如寒刃出鞘,锋芒所指是心肠冷硬、不为情动之人。然而,当这冷冽之词与盛唐名相宋璟相连,却迸发出刚正不阿的璀璨光华,更因其深深植根的邢台血脉,而拥有了厚重的地域魂魄与生命温度。

邢襄沃土:名相风骨的初铸之地

宋璟(663年—737年),字广平,其生命之根深植于邢州南和(今邢台市南和区阎里乡宋台)。这片太行东麓、大陆泽畔的土地,民风自古淳朴刚健。作为北魏名臣宋弁的七世孙,家族累世官宦的清白传承与邢襄大地崇尚气节的地域文化,如同双重的刻刀,在少年宋璟的心性上镌刻下最初的印记。“宋台”这一穿越千年的地名,正是邢台与这位先贤血脉相连的永恒勋章。

铁石为甲:邢州士子的盛世担当

从邢州走向大唐权力中心,宋璟历经五朝风云,官至宰相,与姚崇并力辅佐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跻身彪炳史册的唐朝四大贤相之列。其最为人称道的,便是那份令权贵侧目的“铁石心肠”,这刚毅底色中,清晰映照着邢襄风骨。

最著名的例证莫过于其叔父铨选风波。当这位远亲试图借宰相侄子的身份在吏部选拔中谋取便利,宋璟的反应如雷霆霹雳:非但不予关照,反而断然取消其参选资格。他掷地有声:“若其不言,选与妄同;既彰私请,是挠国法!”——沉默尚可竞争,请托即是乱法,必须“矫枉过正”以儆效尤。此举在长安权贵圈掀起轩然大波,“不近人情”“铁石心肠”的指责纷至沓来。然而,正是这源自邢台士子的凛然刚直,如砥柱般支撑起开元盛世的清明吏治,其“宁守清贫,不取浊富”的操守,为帝国注入一股刚健的北地雄风。

冰心梅魄:铁石下的邢襄文韵

历史的深邃之处,在于这位行事如太行磐石般坚硬的宰相,竟挥洒出风流婉转的《梅花赋》。赋中梅花“万木僵仆,梅英载吐;玉立冰洁,不易厥素”的孤傲,与其政治风骨何其神似!而“俯清流而弄影兮,恍临镜之新妆;含清霜而嚼蕊兮,疑餐沆瀣之仙浆”的柔婉清丽,又展现出令人惊叹的细腻情思与卓绝文采。这冰与火的交融,或许正源于邢台故土——既有太行的雄浑赋予其铁骨,亦有大陆泽的灵秀滋养其文心。

晚唐皮日休在《桃花赋·序》中精准捕捉了这种矛盾:“贞姿劲质,刚态毅状,疑其铁肠石心,不能吐婉媚辞。”一个“疑”字,道尽世人对宋璟刚毅外表下丰沛情感世界的困惑与折服。南宋赵鼎《蝶恋花》更直指核心:“漫道广平心似铁,词赋风流,不尽愁千结。”“漫道”二字轻巧拂去“铁石”的表象,袒露出其内心如《梅花赋》般幽深缠绵的“千结”情愁。这绝非无情,而是至情至性为家国重担所深深内敛。

铁石溯源:邢台水土与乱世淬炼

宋璟的“铁石心肠”,是邢台地域精神与动荡时局共同锻造的担当之器。他身历五朝,尤在武则天酷吏横行的时代,政治如履薄冰。唯有以无可指摘的刚正与“铁石”般的定力,方能立身危朝,有所作为。其叔父事件中的“无情”,恰是对国法尊严最深沉的守护;其“心硬”,实为对天下苍生最柔软的担当。这“铁石”甲胄,护卫着原则不被侵蚀,更守护着内心那份对社稷民生的滚烫情怀,其坚韧的材质,深深烙印着邢襄水土的基因与乱世淬火的痕迹。

古今回响:故乡的铭记与不朽坐标

宋璟荣归故里,长眠于邢台。其墓至今仍在邢台,连同南和的宋台故地,是故乡人民永恒的人文灯塔。关于他的传说、遗迹,以及对其“铁石”表象下清正刚直内核的颂扬,早已融入邢台的文化血脉,成为最深沉的地域自豪。

在当代,“铁石心肠”常被误读为冷漠。然追溯宋璟其人其魂,回归其邢台根源,方悟这“铁石”的真义:它是以太行山石般的坚定担起道义,以邢襄沃土孕育的敏锐体察万物,《梅花赋》的风流婉转正是其从未冷却的灵魂温度。这看似矛盾的特质,终在历史的熔炉中铸就了一种崇高的人格范式——以冰霜之姿行春风之化,以铁石之躯载千钧之重。

宋璟,这位邢台孕育的盛世脊梁,其“铁石心肠”早已超越成语的狭义,升华为解读刚正、担当与深情的文化密码。他是邢台不朽的坐标,其生命轨迹深刻昭示:最坚硬的风骨,往往源自最深沉的土地眷恋与最滚烫的家国大爱。这风骨,历千年风雨,依旧在邢襄大地上铮然回响。

(记者 张军昱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