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政,1988年出生于邢台市,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现就职于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及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心内科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多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冠心病及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中国微循环协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中青年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老年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精准健康医学分会心血管疾病专家组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全科与养生分会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24年度优秀医技人员。
严谨自律,勤勉为学
儿时的周政就显示出异于常人的严谨与自律。初学写字,必一丝不苟按照要求完成,不允许有任何差错,只要用橡皮擦改,马上换纸重写,而且不允许作业纸有任何折痕。小小的周政,总是坐在母亲自行车后,手里拿着最完美的作业递交给老师。
1997年,因住址变动,周政转学进入马路街小学就读,在入学测试中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受到校长的夸奖,激发了他认真学习的热情。在三年级期末考试时获得年级第一的好成绩,并且又在之后的会考中喜获桥东区第一名,学校在人民剧场召开全校表彰大会,并奖励周政和其他优秀学生去北京参观清华北大校园。回程后,周政写下了《七年后的自己》的日记,勉励自己戒骄戒躁,为了远大目标而努力学习。
对于读书与学习,周政总是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在上初中时的一次年底期末考试后,父亲去学校接周政,远远看到有一个人蹲在花坛旁捧着书本在读,全然不顾北风呼啸、雪花纷飞,走近时才看清是自己孩子,等父亲呼唤他,周政才从埋头读书的专注中回过神来。如今说起此事,周政母亲依然难掩心疼孩子的泪水,她说:“周政的好学与自律,追求极致与完美,源于他的天性,但成功的背后,其实都是不懈地坚持和努力。”
2003年中考成绩揭晓,周政以英语单科成绩全市第一名、总分成绩全市第一名“双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入邢台市第一中学。在高中老师的教导下,周政各科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为他实现步入心仪大学的梦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继承家学,医道传薪
周政出生于邢台一个医学世家,祖父擅长中西医,祖母擅长儿科、妇科,父亲也是中西兼擅长的全科医生,祖父的“连海诊所”就开设在北大街桐泰祥对面。周政从小耳濡目染,钦慕长辈妙手回春,行医济世。2006年高考,他毅然报考了自己喜欢的医学专业,并以优异成绩被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录取。
五年后,周政以优异成绩毕业,恰逢此时,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面向全国招聘人才,周政第一时间报上名。当得知周政要去参加北京阜外医院的海选考试时,病榻上的祖父对周政的母亲说:“你尽管安心陪孩子去考试,若周政果真能入职阜外,我在九泉之下也要感谢你为国家培养了这么优秀的孩子,我们的医学事业后继有人了。”带着祖父的殷殷嘱托,周政在母亲的陪伴下踏上了北上的列车。经过层层筛选,最终成为入职阜外医院的6名医生之一。
在阜外医院,周政一直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一线工作,认真向前辈学习,2012年跟随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率先在阜外院开展治疗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2015年在职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攻读硕士,2023年在职攻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冠心病及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尤其擅长心内科常见及疑难病症的诊断和治疗,在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心力衰竭、结构性心脏病以及心血管急危重症的诊断与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从事冠心病介入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治疗,在术前评估、术后管理及抗栓治疗方面有深入研究。
2018年,周政发表多篇关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围手术期抗栓治疗的文章,并参与编写《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临床路径》。2015年受聘为中国微循环协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中青年委员会委员,2016年受聘为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老年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委员,2020年受聘为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精准健康医学分会心血管疾病专家组委员,2024年受聘为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全科与养生分会委员。
在职期间周政主持并参与国家“十二五”项目在内的多项课题及临床试验,其中包括重大慢病国家注册登记研究-中国老年瓣膜性心脏病住院患者队列研究China-DVD、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基金项目-人工智能主动脉根部CT影像学术前评估策略与传统人工标测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效果影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等,并多次在中国心脏大会CHC、中国介入心脏病大会CIT等国内国际会议上发表演讲。2024年被评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年度优秀医技人员。
周政没有辜负祖辈的殷切期望,与医学博士后的姐姐周楠一起,在医学不同领域各擅其长,周政在北京阜外医院心内科,从事冠心病及结构心脏病的诊治研究;姐姐周楠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才、硕士研究生导师、邢台市人民医院妇科主任医师,从事妇科肿瘤及疑难疾病的诊治研究。姐弟俩一南一北,共同继承家学,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精湛医术,以祖辈、父辈为榜样,继续为百姓祛除病痛,以杏林世家的医者仁心续写崭新的篇章。
感恩家乡,行医济世
谈及家乡,周政说是邢台教育为自己的梦想插上了双翼,是家中浓厚的医学氛围感召着自己,是父母的辛勤养育成就了自己;家乡邢台有着悠久的历史,有全国最大的扁鹊庙,以纪念中国中医药学的奠基人之一、被称为“中华医祖”的扁鹊。今年春节回家,看到在祖父曾经的“连海诊所”旧址对面,就是好南关“泉城扁鹊堂”,看到家乡将“泉城扁鹊堂”融入泉城特色旅游休闲城市建设,并且举办“扁鹊文化节”,持续开展系列中医药文化活动,这些积极举措,一定能推动家乡卫生健康事业实现新跃升,为邢台百姓提供优质的卫生健康服务。得知家乡医疗机构将积极通过多种合作模式与京津地区“三甲”医院建立医联体,最大限度发挥京津优质资源的“种子作用”时,周政说:“我作为在北京的邢台人,也责无旁贷,一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家乡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