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邢州报

停止供暖后如何应对健康问题

日期:03-18
字号:
版面:07 康养       上一篇    下一篇

又到了三月中旬,北方许多地区将全面停止供暖,而此时正值春季气温波动期,室内温度骤降与室外倒春寒交替,易引发多种健康问题。市中医医院糖尿病院区营养科负责人高红梅结合《黄帝内经》“天人相应”理念与现代医学建议,从疾病预防、环境调控、饮食调理三方面为您梳理停暖后健康要点:

一、疾病预防:重点守护脆弱人群

1.心血管疾病。停暖后昼夜温差可达10℃以上,血管频繁收缩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建议高血压患者每日监测血压,晨起服用降压药;冠心病患者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避免提重物或情绪激动。中医保健:按摩内关穴(腕横纹上2寸)10分钟,可辅助调节心律。

2.过敏性疾病。春季花粉、柳絮浓度达峰值,过敏性鼻炎患者晨起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外出佩戴N95口罩;荨麻疹患者避免穿化纤材质衣物,减少皮肤刺激。

3.糖尿病管理。低温会抑制胰岛素分泌,建议将每日主食量增加10%(如50公斤体重者增至180克),优先选择燕麦、荞麦等低升糖指数食物。餐后1小时适度活动(如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可提升胰岛素敏感性。

4.呼吸系统防护。室内湿度宜保持在40%-60%,使用加湿器时每2小时换水并清洁滤网。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睡前热水泡脚(加艾叶15克),可扩张肺血管,改善通气功能。

二、环境调控:打造“温湿度平衡舱”

1.温度管理。室温控制在16-18℃,使用空调时出风口朝上,避免直吹关节;阴面房间可铺设电热毯(温度≤45℃),阳面房间开窗通风10-15分钟/次。

2.湿度调节。悬挂湿毛巾或放置水培绿萝,每公斤水可蒸发1.2升水汽;避免使用工业加湿器,建议选择超声波加湿器,湿度低于30%时启动。

3.空气质量优化。每周用75%酒精擦拭空调滤网,重点清洁散热片(细菌滋生温床);开窗通风选择上午9-11点或下午3-5点,每次时长≤30分钟。

三、饮食调理:温补阳气,平衡阴阳

1.核心食材推荐。根茎类:山药(每100克含黏蛋白1.4克,护血管)、萝卜(含芥子油,促排痰);药食同源:黄芪10克+枸杞5克泡水代茶,可增强免疫力;优质蛋白:带鱼(富含二十碳五烯酸,抗动脉硬化)、三文鱼(Omega-3调节血脂)。

2.饮食禁忌。忌空腹食用寒凉水果(如西瓜、梨),可搭配生姜片或煮水后食用;减少腌制食品,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高血压患者≤3克。

特殊人群特别提醒

1.老年人:晨起喝温水200毫升,睡前热水泡脚(水温40℃,时长15分钟);2.儿童:选择棉质内衣,避免光脚活动,幼儿园午睡时加盖薄毯;3.术后康复者:保持病房温度22-24℃,使用恒温箱储存药物。

总结:总之,停暖期健康防护需遵循“外防寒邪、内调气血”原则,通过环境温湿度科学管理、饮食结构优化及针对性运动(如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可有效降低疾病风险。若出现胸闷、持续咳嗽、发热等症状,建议尽快就医。(营养科 高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