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山白云洞位于邢台市临城县,是全世界同纬度(北纬37°)最大的岩溶洞穴,被地质专家誉为“世界喀斯特风景洞穴博览园”。自1990年建成景区开放至今,35年来,这里早已成为颇负盛名的北方溶洞奇观。当前,崆山白云洞正紧锣密鼓地向着建成我市首家国家5A级景区有序推进。
邢台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李海毅 常晓 文/图
太行东麓出奇观
1988年7月18日,临城崆山白云洞附近山南头村5位村民在山上采石时,手中钢钎突然掉入石缝中。为寻回钢钎,他们拿来手电、蜡烛等工具,大胆地钻进洞穴寻找,偶然发现了溶洞。
就这样,一座自中寒武纪开始形成,尘封5亿年的溶洞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临城发现了一座大溶洞”的消息成为那一年邢台人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崆山白云洞旅游区总经理胡博向本报记者介绍:“在发现溶洞之前,临城当地老百姓就称这座山叫‘空山’。过去秋天刮大风,这座山就发出訇訇的声音,人们就猜测这座山是空的,大风吹过山岗,就像吹响陶埙一样发出声音,于是就叫‘空山’;同时,到秋季气温骤降后,能看到山顶上不时升腾起白色云气,就像大汗淋漓的人遇冷后头上汗水蒸发一样。”
这座岩溶洞穴惊现世间后,人们才恍然大悟,“空山”果然是一座空山。
初春料峭,尚着冬衣。甫进洞口,人们顿觉温暖,赶紧把羽绒服脱下。崆山白云洞一年四季恒温恒湿。洞内常年恒温17℃,湿度86%。正因为内外温差过大,所以以前人们才会在每年秋冬观察到白色云气升腾的奇异景象。
原来所谓奇异,不过是人们尚未弄清科学解释的自然现象。如此优渥的自然地质奇观,在1990年建成景区,命名为“崆山白云洞”,正式对外开放,一时间周边游客络绎不绝。20世纪90年代,崆山白云洞是邢台人最早的旅游目的地之一。甚至可以说,崆山白云洞唤醒了邢台人要到外面走一走的旅游意识。
临城县文广体旅局局长刘振华介绍说:“崆山白云洞开邢台市的旅游先河,是我市较早的知名景区,2004年成为我市第一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此外还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中国十大著名洞穴等。这里溶洞内钟乳石形态丰富,可以说有南国溶洞之有,更有南国溶洞之无。”
北方喀斯特洞穴本就鲜见,崆山白云洞因其“洞体深幽、景观密集、造型独特、精巧玲珑,洞穴结构复杂,新景观生长旺盛”,更是得到地质专家普遍赞誉,称其为“世界喀斯特风景洞穴博览园”。
山中岩溶有洞天
从地质演变的角度观察,临城崆山白云洞是看得穿的“太行泉城”。
市百泉生态保护研究会副会长张英林表示:“临城崆山白云洞的地质结构和邢台主城区百泉流域地下岩溶结构本质上是一样的,都属于太行山东麓石灰岩岩溶地质。两者的区别在于临城崆山白云洞是隆起于地面以上,原本充溢其间的地下水已退去,露出了纯粹的岩溶地貌来;而邢台百泉流域岩溶结构深藏地下,富含地下水。可以说,在崆山白云洞看到的就是太行泉城的地下地质结构。”
“百泉复涌”让邢台人再次看到“环邢皆泉”的古风古貌。特别是近两年,随着众多泉水景观呈现在广大市民面前,人们对汩汩涌泉已熟悉不过。涌出地表的泉水当然来自地下,但很少有人问起,储存泉水的地下景观是什么样的呢?
在崆山白云洞,我们看到了答案。事实上,临城有一组和邢台百泉泉系齐名的石鼓泉系。临城也是一座拥有众多名泉的千年古县。张英林表示:“百泉泉系和石鼓泉系生成的原理是一样的,有相似的地质结构。”崆山白云洞可以看作“太行泉城”的地下结构标本。
在崆山白云洞几乎能够看到所有喀斯特洞穴能呈现的钟乳石类型。目前景区内已开放五座景观洞厅,分别称为“人间”“天堂”“地府”“迷宫”“龙宫”。五座洞厅分为上中下三层,“人间”“天堂”“地府”位于最上层;经洞穴小路下探,可达“迷宫”;在“迷宫”之下有一座暴露大量地下水环境的“龙宫”。三层洞厅,上下落差达50米。这5座洞厅总面积4200平方米,游线总长3000余米,包含主要景观150多处。
胡博是从崆山白云洞一名导游成长起来的旅游管理者,她介绍说:“崆山白云洞实际洞穴空间远比现在已开放空间要大,还有很多未知区域。神秘、奇特是这里的直观感受。在现有开放区域里,我们能观察到造型丰富的石钟乳、石笋,以及带状石幕、石幔、石旗、石带、石瀑布、石盾。每一种造型都有其特殊的生成原理,都值得细细观察。”
崆山白云洞如同一座地质博物馆,吸引人们前来打卡。2023年,景区接待约62万人次;2024年,景区接待约70万人次;2025年,仅春节期间接待游客量超5万人次。游客构成中,约六成是非本地游客。其中,研学游是一大亮点。在寒暑假期间,能看到很多家长长途跋涉带孩子来一场地质研学探洞之旅。
争创5A焕新颜
在崆山白云洞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周年之际,临城县于2024年12月正式提出并确立了崆山白云洞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工作思路。连月来,临城县做出重点工作安排部署,力争在两年内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负责运营崆山白云洞的临城县锦临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发强表示:“争创全国5A级景区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我们在管理、服务各方面总体提升。接下来,我们将全面加强景区管理能力,以高质效管理提升景区形象,同时有序推进人员队伍建设,以更优质的服务迎接八方来客。”
未来,在崆山白云洞景区3.82平方公里范围内,相应的文旅业态、游览载体将进一步丰富,现有各方面软硬件也将整体提升。
胡博表示:“在溶洞视觉呈现方面,根据‘还原本色’的溶洞景观审美需求,景区的运营将更倾向保护优先原则,深度展现太行山溶洞地质之美。”
目前,崆山白云洞已引入“崆山庙会”、灯会、诗会及“非遗”展示等诸多文旅节目,在不同节庆假期释放展示。同时,对景区服务团队就应急安全、引导手势、接待礼仪、科学素养等方面进行长期系统培训。
“在争创全国5A级景区的过程中,我们积极努力拓展客源市场,让游客来源结构更加多元,吸引抵达半径更远的潜在游客群体。希望五湖四海的朋友来到我们崆山白云洞,能沉浸其间,体验感拉满。”陈发强说。
“通过一系列科学规划,将大大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带动夜经济,拉动临城县旅游市场整体提升。”该县文广体旅局局长刘振华认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将积极对标国内知名5A级溶洞景区,通过举办各类旅游节庆活动、参加旅游展会、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等方式,加强宣传推介和营销力度,增强景区品牌影响力。”
崆山白云洞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临城县文旅产业提质升级的重要抓手和实现二次发展的重要机遇。景区建成以来,经过35年的发展和积淀,应该也有能力成功创建全市第一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是历史赋予临城的责任和担当,更是为建设‘太行泉城、美丽邢台’贡献临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