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邢州报

教师朱大鹏捐献造血干细胞为生命助力

日期:03-04
字号:
版面:07 温暖       上一篇    下一篇

朱大鹏

本报讯“我想请假,去救个人。”这是市第五中学美术教师朱大鹏向学校请假时的简单理由。这位“80后”教师用行动诠释了师者仁心,在讲台上教书育人,在讲台下行善救人。近日,他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成功捐献272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带去了重生的希望。他也成为全国第19453例、河北省第827例、邢台市第5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时间回溯到2022年的夏天,朱大鹏在一次无偿献血后,偶然在献血站的宣传册上看到了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介绍。“万一有人需要我呢?我也可以为别人带来生的希望。”这个朴素而真挚的想法在他心中悄然萌芽。怀着这样的信念,他毅然加入了中华骨髓库。那时的他或许并未想到,这个决定会在未来牵动一个人甚至是一个家庭的命运轨迹。

去年10月,一通来自红十字会志愿者的电话打破了朱大鹏的平静生活。他被告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救人是大事,我愿意!”面对这份突如其来的“生命使命”,朱大鹏没有丝毫犹豫,果断做出了同意捐献的决定。

为更好完成捐献,朱大鹏开始了严格的自我管理。他戒掉了最爱的烧烤,开始清淡饮食,并在工作之余坚持快走、慢跑。短短四个月,他成功减重近15公斤,只为以最佳状态“慷慨赴约”。“严格控制血脂血糖,以最好的身体状态捐献,既是我生命承诺践行,也是对患者负责。”朱大鹏说。

直到前往石家庄作捐献准备时,朱大鹏才向学校请假。“我想请假,去救个人。”学校在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重视,第一时间给予他最大的鼓励和支持。

采集当天,朱大鹏在爱人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的采集室。随着仪器的转动,采集正式开始。4个多小时后,272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成功提取。“对我来说只是举手之劳,对患者来说却是雪中送炭,希望患者能够早日恢复健康。”采集结束后,朱大鹏平静地说道。

朱大鹏表示,将用亲身经历向学生和身边的人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意义,让更多人了解并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队伍中,让更多“生命种子”得以延续。(邢台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乔段段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