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邢州报

和孩子一起成长

日期:02-28
字号:
版面:10 聆听       上一篇    下一篇

李素磊 市弘毅小学教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襄都区家庭教育讲师、襄都区“师德标兵”。优质课多次在省、市、区获奖,曾荣获襄都区政府三等功。 教师点评 在家庭中,黄子涵妈妈和孩子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家校沟通中,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她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在一言一行中为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正如她在文章中提到的多给予孩子信任和鼓励,放手让孩子去尝试,这种教育理念非常积极,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树立自信心。 我们鼓励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事务中,通过做家务、参与家庭决策等事件,让孩子认识到自己也是家庭中十分重要的一员。黄子涵妈妈通过让孩子自己制订学习计划,独立完成计划表上的事务,这既是赋予孩子选择的权利,也是履行作为学生的义务。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不仅提高了责任感和执行力,还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收获了成就感。

“越和孩子相处,越是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重新把自己养了一遍。我会把自己当作孩子思考,想象着孩子喜欢什么,希望和父母相处起来是什么样子,在思考片刻后,我就知道,我该怎么做了。”弘毅小学五(4)班黄子涵家长说。

她坦言,初为人母时,有很多的惶恐和期待,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她发现,父母不需要有太多的思想包袱,也不用扮演“完美人设”,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言传身教。

相信 增加自信

“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你能给她学习的机会。”这是黄子涵妈妈总结教育心得的第一句感言。几年前,在黄子涵上幼儿园中班时,班级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背诵400字左右的简介。

当时,她和班里绝大多数家长的想法一样,简直不敢相信,大字不识几个的小孩子,怎么可能完成如此高强度的背诵作业?带着疑惑,还掺杂着一丝不信任,但她没有直接放弃,而是选择开始每天教孩子。

先从一字一句开始,她读一句,黄子涵跟着读一句,每天放学后,吃过晚饭,她们就开始了日复一日的背诵。渐渐地,黄子涵从一句话变成一段,又从一段话变成一篇,当孩子能够熟练地将整篇文章背诵下来时,她才突然意识到,“不是孩子不可以,是我们家长不相信孩子可以。教育孩子,一定要认真对待,给孩子足够的信心,让他们变得更自信,才会不怕困难,迎难而上。”

说起这件事,黄子涵妈妈感慨万千,从此,她鼓励孩子勇于挑战自己,在孩子一次次面临挑战的时候,她就把这件小事当作成功经历说给她听,给予孩子信心。黄子涵妈妈说:“我们只是普通人,能教给孩子的很有限,但我们要相信孩子,相信他们可以迸发无限潜能,比我们想象的做得更好。”

鼓励 促使自律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习任务,还需要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提高自律意识,让他们学会制订目标,并有计划地实施。

每逢寒暑假,黄子涵妈妈就会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培养孩子的自律性。以制订学习计划为例,设置时间表,晨读、做作业、练字、画画、游戏、运动……每项内容都被充实到计划表里。为了防止“计划赶不上变化”现象发生,她们两个还一起设立奖惩制度。

孩子为了获得心仪的奖励,总是会超额完成任务。一旦发现无法实现,她们会立即修改计划,完善奖惩制度,让整套机制运转起来。

黄子涵妈妈说:“我工作比较忙,白天一般都是她自己完成每日计划,晚上我下班回家负责检查。有不对的地方,标注出来,她会统一整理到错题本上。我俩各有分工,但都会努力把自己的任务完成。”

业余时间,她们会商量着一起出去逛街、骑车兜风,或者干脆宅在家里,整理各自的房间,进行“断舍离”。黄子涵妈妈说:“大胆交给孩子做,不急于评价,多鼓励,多表扬,他们会做得更好。”

陪伴 健康成长

黄子涵妈妈一边学习,一边成长,她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老师”,她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关注孩子的心理和学习、生活,陪伴孩子的成长。

黄子涵在低年级时,她发现孩子写数学口算题时,总是不由自主地频繁掰手指,效率低且出错率高。她就想办法不让她写,和她一起玩口算游戏。

第一次比赛,她用了15分钟,黄子涵用了35分钟,当时孩子还有点失落,但更多的是激发了孩子想要超越妈妈的斗志。她不断鼓励孩子说:“总有一天你会超越妈妈的!”当第二次比赛时,孩子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口算用了15分钟。尽管还不是特别满意,但孩子会为了目标不断努力。

黄子涵妈妈表示:“社会发展变化很快,很多时候,我们和孩子一样,都需要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能停留在以前的思想和视角教育孩子。当我们站在同样的立场和角度时,我们就成了并肩齐行的朋友,自然也就有很多话题,有机会用更成熟的思维和孩子交流,帮助他们更清晰地认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