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邢州报

孩子“爱打人”如何纠正

日期:02-28
字号:
版面:09 邢台家庭教育       上一篇    下一篇

人物介绍:李敏 邢台市马路街小学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师,襄都区优秀教师,襄都区骨干教师,襄都区师德标兵。

案例

案例一>>>

小刚,二年级,活泼好动,在校经常打架,欺负同学。经常教育,可是没作用,每次打架他都会承认错误,并承诺不会再犯,但是转身就忘。

案例二>>>

小林,二年级,经常会因一些小事乱发脾气,甚至打人、摔东西,情绪和行为不受控制,多次和老师、同学发生冲突,有冲撞老师的攻击行为。

分析

从两个案例可以看到,这两位小同学有打人的坏习惯,他们带有一种所谓攻击性的心理。攻击性心理就是指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于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孩子的攻击性比较强,情绪容易冲动,不习惯用语言表达感受,稍有不满就动手。

儿童攻击性心理常表现为:(一)好胜心强,喜欢与人争执,好捉弄人。这类孩子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更见不得别人疏远自己。事事好与人争第一,一旦同学在某个方面超过自己或者疏远自己他就会表现出反常行为,与人争执、打斗,发泄内心的不满。(二)爱惹事,自控力差。这类孩子平时管不住自己的手脚,言行举止不分时间、场合,课堂上坐不住,爱惹是生非,影响其他同学,课间常因自控力差而与同学发生摩擦,导致出现攻击性行为。(三)情绪不稳定,好冲动,时常乱发脾气。这类孩子往往在家中娇生惯养,家长拿他没办法,稍有不顺,便耍性子,自我中心意识强,容不得别人的批评。综上所述该生行为不算攻击性强的行为,也要算爱打闹的不良行为,如果没有加以控制和教育,将来就可能走上歧途。

这样的孩子,往往因为爱打人,在集体生活中不被其他孩子接受,显得不合群。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情绪管理能力缺失。这两个孩子情绪易激惹,情绪爆发快且强,伴随攻击行为,每次会持续几个小时才能平复。情绪失控时表现出自我封闭状态,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接受任何人的劝说;情绪稳定的时候可以正常生活和学习。

2、规则意识缺乏。虽然这两个孩子已经是二年级学生,但是规则意识不强,是非观念不清,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一旦行为被约束和规范时,无法控制情绪,容易与老师和同学发生争执和冲突。

3、家庭教育缺位。父母工作忙碌,无暇顾及孩子;教育缺位,对孩子放任不管,使孩子对权威没有敬畏感;使孩子习惯性地在生气和不满时用武力解决问题的模式。

策略

1、情绪管理

教导孩子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学会表达和释放情感,避免情绪积聚而引发暴力行为。可以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2、问题解决能力

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学会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鼓励他们主动解决矛盾和冲突。同时,家长和教师也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3、社交技巧

引导孩子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和分享。通过组织团体活动,鼓励他们参与团队合作,锻炼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也要教导他们尊重他人的权益,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4、规矩意识

建立明确的规则和纪律,利用集体的力量影响他,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可以接受的行为,什么是不可接受的行为。他打人,被扣分了,开班队课,告诉他,他的行为影响了全班的荣誉。也让他明白,不应打骂同学,与同学团结友好的相处。同时我也让全班同学都关心他,安排最好的学生与他同坐,一有进步就表扬,使他对自己有自信心,使他在大家的善意帮助下,在众多的榜样示范下,逐步向好的方面发展。而且,家长和教师也要做出榜样,以身作则,让孩子明白规矩的重要性,并遵循规则。

5、给孩子安全感

有暴力倾向的孩子内心缺乏安全感,攻击别人的行为其实是下意识地保护自己。因此,父母应正确引导孩子,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第一,不伤害孩子自尊。父母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要有技巧,不可以伤害孩子的尊严,并让孩子明白不可以自暴自弃。父母不做暴力行为。父母也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在孩子面前乱发脾气,不在孩子面前和家人吵架,不要把不好的暴力情绪传染给孩子。

第二,多和孩子交流。父母要及时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做好心理辅导,不要让孩子内心感到孤单。杜绝暴力动画片。目前有些动画片的情节很暴力,因此父母要学会甄别,不要把有暴力倾向的动画片给孩子看。

第三,为孩子选择健康书籍。父母无论是给孩子讲故事,还是帮助孩子选择课外书籍,都要杜绝有暴力倾向的内容,要让孩子看一些对良好性格养成有帮助的书籍和故事。

关爱是培养自控能力的重要环节。家长和教师要以关爱之心对待孩子,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