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计亮
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四病区副主任医师。现任河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双心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冠心病、高血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肾动脉狭窄、肺栓塞、下肢动静脉血栓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冠心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等疾病的介入治疗。获河北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被高血压问题困扰。当发现血压升高时,多数人会习惯性地认为是普通的原发性高血压,却很少有人会意识到,这可能是肾动脉狭窄在作祟。肾动脉狭窄,就是负责向肾脏输送血液的肾动脉发生了狭窄病变。
引发肾动脉狭窄的原因
1.动脉粥样硬化。这是肾动脉狭窄最常见的病因,多见于老年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都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危险因素。
2.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多见于年轻女性,它是由于肾动脉壁的纤维组织和平滑肌异常增生,导致动脉壁增厚、管腔狭窄。
3.大动脉炎。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当累及肾动脉时,可引起肾动脉狭窄,多见于青少年女性。
4.其他原因。如肾动脉狭窄、肾动脉血栓形成、肾动脉肉瘤等。
如何治疗肾动脉狭窄
1.药物治疗。对于轻度肾动脉狭窄患者或者不适合手术治疗的患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血压、延缓肾功能恶化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手术治疗。对于中重度肾动脉狭窄患者,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经皮肾动脉球囊扩张术和支架置入术、肾动脉内膜剥脱术、肾动脉搭桥术等。经皮肾动脉球囊扩张术和支架置入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方法。
肾动脉狭窄可能导致肾脏缺血,进而影响肾功能。因此,对于怀疑或确诊肾动脉狭窄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及治疗,从而有效控制病情,保护我们的肾脏健康。(李燕乾 张莉 赵沙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