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2月18日,在河北省医科大学第二院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威县80后赵鑫成功完成了近4个小时的造血干细胞采集,为一名陌生的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生命火种”,成为全国第19421例、河北省第826例、邢台市第51例、威县第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赵鑫,今年41岁,是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2009年,他开始参加无偿献血活动,至今已献血20余次,累计献血总量超过9000毫升。2018年,在威县红十字会组织的造血干细胞血样集中采集活动中,赵鑫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为挽救他人生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去年10月,赵鑫接到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面对这一消息,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决定捐献造血干细胞。赵鑫的爱人是一名教师,她非常支持丈夫的决定,认为能够帮助到他人、救人一命是一种荣幸。
当日,随着仪器的循环转动,赵鑫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悬浮液被分离出来,这些珍贵的“生命种子”将很快输入给患者,为两个素昧平生的人建立起一种特殊的“血脉相连”。
赵鑫表示:“虽然我们素未谋面,但我相信,我的造血干细胞会成为我们之间最紧密的联系。我会在心里为他祝福,愿他早日康复,回归正常生活。”他的话语朴实而真挚,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他人的关爱。
赵鑫在捐献后收到了一个保温杯和一封手写信。信中写道:“愿这个保温杯能像您的善意一样,时刻传递温暖,祝您一生平安健康。”这份来自陌生人的感激和祝福,让赵鑫更加坚定了自己投身公益事业的决心。(邢台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乔段段 通讯员 张恬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