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月13日,记者获悉,我市今年将继续实施法律援助扩面提质工程,持续加大对农民工、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等各类重点人群的法律援助服务,计划为重点人群提供无偿法律援助服务4734件以上,应援尽援、应援优援,让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获得平等享有法律服务的机会,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根据实施方案,今年,我市司法行政部门将加大援助力度,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和新修订的《河北省法律援助条例》,通过降槛扩面、提高办案数量、加强调研指导等方式,确保今年10月底前各县(市、区)基本完成本年度目标任务,12月底前全市法律援助办案数量达到4734件以上。
将降低援助门槛,依法扩大援助范围。落实好《河北省法律援助条例》中新增法律援助事项,如,民事、行政代理事项增加的主张享受义务教育权利,主张因公共卫生事件、安全生产事故、产品质量事故造成人身损害或者财产损失请求赔偿等6项事项;不受经济困难条件限制的情形中增加的独生子女伤残或者死亡、未再生育或者收养子女的家庭成员主张相关民事权益等情形。
为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促进便民利民,我市将拓宽法律援助申请渠道,司法所、村居法律顾问及法律援助工作站协助接收、转交及代理代办法律援助申请。推行申请法律援助“最多跑一趟”,对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即时审查,对申请材料齐全的当日指派承办,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及严重疾病患者实行预约式、上门式、一站式服务,不断提高群众法治获得感。推行告知承诺制,实现“你承诺、我援助”。
同时,加强质量监管,坚持同行评估、案件评查双管齐下,确保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合格率达到98%以上。(邢台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刘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