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邢州报

沙河皮影戏:千古光影跃幕间 百年匠心续新篇

日期:02-12
字号:
版面:05 发现       上一篇    下一篇

扫码看视频

台上油灯照亮白布,幕后人影攒动,木杆操纵皮影灵动跳跃,“咚咚锵”的乐声里,人间故事徐徐展开,承载着几代人的温暖记忆。源自元代的沙河皮影戏,在太行山区域流传已十五代之久。2021年,沙河皮影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近日,记者走进沙河市十里亭镇下解村,探访这门古老艺术的前世今生,感受其代代相传的匠心与坚守。

邢台新闻传媒中心记者乔段段陈光实习生张泽端文/图

方寸幕布后的生命律动

“咚咚锵,咚咚锵……”走进下解村皮影艺术展厅,一场精彩的皮影戏正在上演。排练厅内,下解村皮影戏剧团负责人、沙河皮影戏第13代传承人秦乐琴立于三尺戏台之后,双手各执五根细竹签。白骨精影人在他指间翩然转身,裙裾上阴刻的莲花纹随动作舒展,竟似随风轻颤。

“当年学艺,寒冬腊月举着一把签子练腕力。”72岁的秦乐琴边说边示范“鹞子翻身”绝活,影人腾空三周转体稳稳落地,幕布溅起的光影涟漪惊得观众席一片低呼。他的手背青筋凸起,动作却精准如机械——这是八岁入行、六十余年如一日苦练的馈赠。

幕布右侧,第十四代传承人靳江丽正在熟悉大鼓鼓谱。嫁入下解村前,这位90后的“外乡媳妇”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皮影艺人。此刻,她额角沁汗,紧盯着鼓谱,认真地练习新编剧目。在她不懈努力下,不仅学会了敲锣打镲,还时常参与皮影戏的表演,为剧团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耳濡目染之下,靳江丽13岁的儿子和9岁的女儿也都已经学会执杆,成为了小小皮影艺人。孩子们对皮影戏的热爱,让靳江丽看到了这门古老艺术传承的希望。

古老艺术的渊源与传承

沙河皮影戏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元代。据《沙河县志》记载:“皮影戏以戏娱神。”早在明清时期,皮影戏便在当地广泛流传,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娱乐方式。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沙河皮影戏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风格,其制作工艺极为讲究。

艺人通过阳刻、阴刻等手法,经过度稿、剪刻、彩绘、组装等多道工序,才能制作出一个精美的皮影人。这些皮影人在造型上借鉴传统戏剧、寺庙雕塑壁画及民间传统民俗文化,线条流畅,造型古朴,充满了艺术美感。

明代,顺德府南关皮毛行业的繁荣为沙河皮影戏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山西、河南及上党等地的商人在邢台南关、晋祠道开设店铺、会馆,频繁的观演戏剧活动让沙河皮影戏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民间艺术和班社的流动演出,促使老怀调、平调、西调等皮影班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沙河皮影戏唱腔更是融合了五府怀调(彰德府、卫辉府、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冀南民间音乐、方言和山西梆子腔等多种元素,形成了高亢粗犷豪放的独特风格。念白中保留了大量的俚俗语,清晰易懂,朗朗上口,尾音上扬,别具韵味。

艰难复兴之路

说起下解村皮影戏剧团重组,这背后离不开下解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任进生的不懈努力。任进生的父亲是皮影戏班的鼓手,从小跟在父亲身后的他,对皮影戏充满了热爱。

2010年,当选下解村党支部书记后,他决定复兴这一古老艺术。然而,面对资金短缺、设备不足等重重困难,他并没有退缩。任进生毫不犹豫地自掏腰包,购置皮影制作工具、全套乐器音响和服装道具等。

为了寻找技艺精湛的传承人,任进生拜访了80岁高龄的皮影戏传承人任连会及其徒弟秦乐琴。在他们的帮助下,成功召集了一批皮影爱好者,组建了表演队伍。任连会亲自传授唱腔与剧目,为剧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任进生的带领下,沙河市老怀调皮影艺术团正式成立,并积极开展排练、创作与演出活动。他们不仅恢复了传统剧目,还大胆创新,推出了一系列现代题材剧目,使皮影戏更加贴近现在观众的生活。

传承与创新并进

想要传承,就要被更多人看到。近年来,沙河皮影戏不断推陈出新,传统的皮影制作材料由小牛皮改为机制牛皮,使得皮影更加活灵活现。同时,剧团积极与观众互动,创作出了适合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剧目,从幼儿园小朋友喜欢的小猫钓鱼、小马过河,到小学生喜爱的西游记、司马光砸缸,再到老年人钟爱的桃花庵等传统戏剧,以及现代题材剧目,沙河皮影戏不断满足着观众多样化的需求。

剧团还应邀到各地演出,通过“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用创新剧目的皮影戏传播优秀文化。在校园里,孩子们被皮影戏的精彩表演所吸引,纷纷表示要学习这门古老艺术;在社区里,老人们看着熟悉的皮影人物在幕布上跳跃,仿佛回到了年轻时的岁月。

展望未来,任进生满怀憧憬。“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乘着文化兴市的东风,不断推进皮影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同时,他还计划建设皮影小镇,打造皮影文化产业生态园,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直播表演和带货,推出更多文创产品,让更多人接触到并爱上这门古老的艺术。

如今,下解村皮影艺术展厅每日吸引着八方来客。幕布前观众为翻腾的金箍棒惊叹时,幕后的艺人们正飞针走线修补百年影人,第十五代匠人正接续传唱着光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