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邢州报

以体育为纽带 激活协同育人新动能

日期:02-11
字号:
版面:03 发布       上一篇    下一篇

扫码看视频

本报讯2月10日,新学期临近,市教育局特邀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汪晓赞,围绕“学校体育和家庭教育”,面向全市教育系统相关负责人、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家长代表等,从多个方面提出创新建议,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围绕“学校体育和家庭教育”,专家创新建议多

学校体育是学生锤炼品格、强健体魄的“生命工程”,家庭教育是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第一课堂”。汪晓赞教授在这些领域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战经验。现场,她以“科学运动,助力孩子健康成长”为主题,通过分享丰富的学校体育教育案例和社会公益体育服务方法等,将学校体育和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娓娓道来。

看着大屏幕上展示的一组组数据、一个个视频镜头,近千名与会人员紧跟汪教授的讲述,积极记录重要知识点的同时也在不断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起跑线”“健康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汪教授每抛出一个问题,具体阐述时,不少老师边听边频频点头赞同。

讲座引人深思,令人意犹未尽

3个小时的讲座,内容充实、理念新颖,众人深感意犹未尽。“体育不仅是课程,更是学生锤炼品格的‘生命工程’。”一名体育老师感慨道,听了讲座,他更有干劲儿,也有了新思路,在新学期,会让学生不仅爱上体育运动,也爱上体育课。

一位家长则在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他说,家庭教育不是第二课堂,而是人格塑造的第一现场,“我打算制定‘每周亲子运动日’,再忙也要定期和孩子进行亲子运动,将勇敢坚毅的品格植入孩子心中,让孩子的抗挫力、创造力自然生长。”

家校社共筑学生健康成长路

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于京礼表示,此次专题讲座让大家深受启发、备受鼓舞。

为加快实现我市体育和家庭教育工作的理念落地、行动落地、成果落地,接下来,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各学校将转变思想,将重心更多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上,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推进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安排1节体育课的要求;建立健全对学校的“三率”评价考核,重点考核学生体质优良率、学生兴趣特长覆盖率、考试成绩达标率;统筹师资配比,提高教师能力;抓紧落实“以学校为圆心,积极链接社区及社会资源,成立学校‘教联体’”,形成体育活动“家家参与、人人参与”的常态化机制,开创“体育和家庭教育”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和浓厚氛围。(邢台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张婵娟通讯员杨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