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邢州报

郭立平:打造高质量家庭教育新生态

日期:02-08
字号:
版面:06 家师       上一篇    下一篇

扫码收藏

邢台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冯鑫文/图

2024年12月24日,邢台市金华实验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正式成立,意味着该校在家校社协同育人领域正式迈入体系化、高效化的全新阶段。这是对教育部等十七个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答卷。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在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郭立平看来,学校的家庭教育工作得益于多年深耕厚植,从家长学校到家校共育,再从“一三五六”工作模式到教联体,逐步完成了从1.0到4.0版持续更新迭代。在一次次优化与升级中,始终坚持以打造高质量家庭教育新生态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0,开启家长学校新样态

“1998年3月,全国妇联和国家教委共同牵头制定了《全国家长学校工作指导意见(试行)》,明确了家长学校的任务、对象、教学内容、教学形式、领导机构等,规范家长学校的管理。”郭立平表示,金华实验小学紧跟国家政策步伐,在家庭教育工作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2000年9月,金华实验小学建成并投入使用,次月便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成立之初,单在家庭教育指导师选拔方面就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家庭教育指导师不仅是家庭教育的专业指导者,还是家长学校高效运转的重要前提。因此,我们高度重视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培养和发展,制定了‘一七三’选拔标准,为家长学校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郭立平说。

同时,金华实验小学因需设课,通过“两教”“两中心”研发家庭教育课程,相继开发了《爸爸课堂》《妈妈课堂》《儿子你好》《家有小女初长成》等特色课堂,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开设主题课堂,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表,让家庭教育课程化。

2004年10月,全国妇联、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全国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家长学校的运行。

金华实验小学按照“十有五落实”要求,全面推动家长学校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发展,大力提升家长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我们以此为契机,将相关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从家教家风、立德树人、教育规律、育子方法、以身作则五个方面制定了合格家长标准。通过家长自评、教师评价、孩子评价三方面评选出合格家长。”郭立平自豪地说。

随着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升,金华实验小学的家庭教育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2012年,该校荣获“全国示范家长学校”荣誉称号。

2.0,打造家校共育新模式

2015年10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重点强调了家长的主体责任,指出教育孩子是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法定职责,家长要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严格遵循儿童成长规律,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为了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军”,金华实验小学成立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将家长委员会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家长委员会章程。同时创新实行“一部三委”工作机制,“一部”指家长义工服务部,由家长委员会主任负责,承担我上一节公开课,我当一天督导员,我做一天班主任等“家长义工三个一”活动任务。三委指的是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活动委员,他们职责明确,分担了家委会重点工作。

随着不断探索创新家庭教育工作,为家长提供了融入学校管理的平台,调动了家长关心孩子成长和学校发展的积极性,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工作中,成为学校工作改进的“谏言人”、家长负面情绪的“消防员”、学校大型活动的“参与者”三个角色,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助推力。郭立平表示,“通过‘三个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体验,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也加深了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更明确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年3月,邢台市教育局出台了《加强家庭教育和家长学校工作的实施细则》及《实施方案》;2020年12月,中共邢台市委办公室、邢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两份文件分别对家庭教育工作提出了‘五纳入’‘三列入’的相关要求,这对下一步家庭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郭立平说。

3.0,探索联办共创新路径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孩子来源于家庭,终将回到社会,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尽早地接触社会,给孩子更广阔的视野。”这是郭立平在家庭教育工作中,一直向往并为之不断付诸行动的教育理念。

为了打造多元育人新路径,金华实验小学和信都区泉西街道科苑社区共同探索出“一三五六”联办共创模式,即“围绕一个中心,激发三方协同出力,打造五个家教指导平台,按照六个环节推进……”

“我们以科苑社区为切口,建立家庭教育指导站和太阳花书院,开办家长大课堂,进行团体辅导,开展个案指导,并深入家庭进行‘大家访’,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同心圆’。”郭立平说。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金华实验小学为强化‘双减’政策落地增效,创新开展‘四节三赛两实践’活动,让家庭教育回归育人本质。同时,为破解假期学生“看护难”的问题,成立寒暑假家校社自助托管营,以班级为单位、以社区为小组。由学校教师指导、家长轮流值班、社区协助管理学生一日作息。自助托管营成了寒暑假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最佳纽带。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2023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郭立平表示,这些法律法规和文件都对协同育人提出了明确要求,也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推动下,金华实验小学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和校风,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认可,并获得了“河北省文明校园”荣誉称号。科苑社区的孩子们成为倡导文明、爱护环境的使者,整个社区的居民文明程度得到了很大提升,30多个家庭被评为社区“书香家庭”“绿色家庭”等。该社区也被评为“河北省级文明社区”和“河北省家教家风教育实践示范基地”。

4.0,共创协同育人新生态

2024年11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这对家校社协同育人提出了更明确的目标。随后,邢台市家庭教育专项工作组制定了“五六四”协同育人标准,将多元聚力、共育人的理念和行动体制化、机制化、常态化,最终构建起一个“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均能实现高质量协同的育人环境。

“信都区教育局迅速部署落实,打造‘活泉·365’教联体品牌。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生态圈,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郭立平说。

2024年12月,金华实验小学以“一三五六”联办共创模式中的六个环节为基础,快速整合资源,高标准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第一批抗日军政大学、郭守敬纪念馆、春蕾集团等35个联盟单位,汇聚政府部门、场馆、农业基地、工厂、科研单位、体育俱乐部等多方力量,形成了金华实验小学的教联体布局架构。

“我们整合出红色研学类、职业体验类、艺术审美类、体育运动类、科普活动类等十余类课程。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联体’课程有效满足了学生体育锻炼、艺术活动、劳动教育、科学教育、社会实践、课后服务等多重需求。形成了同向、同责、同力的工作机制,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郭立平说。

郭立平坦言,金华实验小学的家庭教育工作每一步都紧跟国家政策,每一阶段的政策进程和特点,均为学校的教育发展指明正确方向。

下一步,金华实验小学将通过“教联体”打造高质量家庭教育新生态,指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育人。为学生参与文化学习、体育锻炼、艺术活动、劳动教育、科学教育、社会实践、课后服务等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