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物馆的“穿越古今”情景式讲解活动,到市图书馆的浓郁书香,再到邢州曲艺社的沉浸式文化体验……今年春节,我市文化娱乐活动异彩纷呈。泉城处处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让市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
■邢台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乔段段 陈光
通讯员 邢向梅 杨清琴 郝梦月 文/图
博物馆里过大年现场“穿越古今”
1月29日,正值农历正月初一,邢台博物馆内人头攒动,一场别开生面的“穿越古今”情景式讲解活动正在这里热烈展开。
“大家好,我是祖乙,商朝第十三任君主,今天给大家讲讲祖乙迁邢的故事……”活动中,小小讲解员们身着古装,分别扮演起祖乙、妇妌、邢侯、赵襄子、石勒等历史人物,为游客们带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他们的生动讲解,让游客与历史人物面对面交流,感受历史厚重和文化魅力。
“这种讲解形式很新颖,让孩子在游玩中学习历史,既有趣又有意义。”游客路先生高兴地说,“春节带孩子来逛博物馆真是个不错的选择。”
记者了解到,春节期间,邢台博物馆推出“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除了蛇年春节特色临展外,还有蛇年生肖非遗剪纸、“扭”转乾坤创意手工活动、创意手工陶艺DIY活动等,为游客们带来别样的文化体验。
此外,正月初一至初七,博物馆每天还将举行《瑞彩盈年,光影贺岁》新春观影活动,为游客们带来《战狼》《功夫熊猫》《深海》等精彩影片,让大家在欢乐中度过一个难忘的春节假期。
书香迎春庆新年图书馆内年味浓
爆竹声声辞旧岁,缕缕书香迎新春。农历乙巳蛇年第一天,市图书馆在喜庆的节日氛围中迎来了大批读者。
不到9时,图书馆大门前已排起了长龙。众多市民趁着春节假期的闲暇时光,准备通过阅读和学习充实自己,迎接新年的第一缕书香。
为迎接新年第一批入馆读者,该馆特别准备了新春大礼包,内含精选图书、阅读指南和节日小礼品。工作人员早早到位,热情地为每一位读者送上祝福和礼包,现场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和书香气息。
“新年新气象,我给自己定了个目标,今年要读至少20本书。”正在排队等候入馆的李先生满怀信心地说。他表示,春节假期是一个难得的充电机会,希望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
春节期间,该馆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读新书,迎新年”荐读活动、“欢天喜地过大年”迎新春少儿书画展、益起学课堂·过年好等。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引导更多市民养成崇尚阅读、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让书香成为春节的另一种年味。
邢州曲艺社无虚席开启沉浸式多元行
“隋末唐初烽火连,邢州窑火对硝烟。秦王平叛山河复,窑匠守魂技艺传……”1月30日19时50分,邢州曲艺社内座无虚席,大型实景演出《瓷都赋》精彩上演。
演出以李世民平定刘黑闼叛乱、振兴邢窑为背景,通过磅礴的战场舞蹈、窑工坚守瓷窑的动人场景,结合灯光与音乐,重现了邢州瓷都的辉煌历史。观众们屏息凝神,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隋末唐初的烽火岁月,见证邢州瓷都的浴火重生。观众袁女士表示:“窑工坚守的场景让我热泪盈眶,邢窑不仅是技艺,更是邢州人的精神图腾!”
春节期间,邢州曲艺社以“文化穿越”为主线,推出系列沉浸式体验活动。每日下午,博物馆广场上演“万国来朝”,波斯使者“时空穿越”的诙谐桥段令观众笑声连连;开元寺的“开元秘宝”通过武打模仿、诗词擂台等互动,让游客在游戏中触摸邢台文脉;傍晚的好南关街区化身为民国风情画卷,《遇见好南关》以梁、林二人守护古建筑的故事,牵引出巡游队伍的华服歌舞,沿街灯笼映照下,市民纷纷举起手机记录“流动的盛唐”。
与此同时,曲艺社相声专场每日下午轮番开演,演员以“邢台方言梗”和夸张肢体语言引爆全场。为便利观众,博物馆停车场免费开放并提供巡游接驳车,带着孙女看演出的市民刘娟凤称赞:“从停车场到各景点无缝衔接,带娃逛一天也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