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邢州报

丹书铁券

日期:01-26
字号:
版面:08 典故       上一篇    下一篇

扫码收藏

【释义】

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

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券:铁制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在铁板上,故名。

【出处】

《后汉书·祭遵传》:“丹书铁券,传于无穷。”

【典故】

成语“丹书铁券”与五代后周世宗柴荣、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有关。

周世宗柴荣(921年-959年),邢州尧山(今邢台隆尧县)人,周太祖郭威的养子,中国历史上少数由外戚继承宗室的皇帝,被誉为五代第一明君。

柴荣是邢台市隆尧县山南村人。山南村古名“南河”,五代时叫“柴家庄”。明永乐年间,燕王扫北,山西迁民徙此,更为“山南村”。到清末才分为西山南、东山南两个自然村。该村北原为柴王之后花园,内有一古井,传为柴王井。

《唐山县志》记载:“世宗名荣柴氏,周太祖后兄守礼之子。太祖无后,养荣为子,封晋王。太祖崩,遂承大统。在位六年,寿三十九,葬庆陵。今城北山南村,即旧柴家庄世宗故里。”《顺德府志》记载:“柴家庄在城(指隆尧县)北五里,周世宗诞生之地。”《新五代史·周家人传七》载:“圣穆皇后柴氏邢州尧山人也,与太祖同里。遂以归焉。”

但是关于柴荣的出生地还有一个说法,除了我们上边说的隆尧山南村,还有一个是邢州龙冈之别墅。邢州之别墅在哪里?有说法是指现在的襄都区东郭村镇柴家庄。

《旧五代史·周书·世宗纪》载:“帝以唐天祐十八年(921年),岁在辛巳,九月二十四日丙午,生于邢州之别墅。”《新五代史·卷十二·周本纪·第十二》记载:“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本姓柴氏,邢州龙冈人也。”

柴家是经商世家,柴荣的祖父柴翁、父亲柴守礼是当地有名的富豪。邢州的别墅是柴家在邢州城住所,是柴家在邢州城的一处产业。

柴氏为邢台望族,柴氏所居之地,遍及邢州各县,除了我们上边说的隆尧县山南村,信都区有柴家庄,任泽区有柴庄,南和区有柴里村,平乡县有北柴、南柴、柴口,巨鹿县有柴城,沙河市还有柴关乡,传说都和柴荣有关。

柴荣的家庭原本殷实,但家道中落后,他投奔了姑母柴氏,并在姑丈郭威家中长大。柴荣自少器貌英奇,生性谨厚,他帮助姑丈郭威处理各种事务,深受郭威喜爱,便收养柴荣为义子。郭威是五代后周的建立者,史称后周太祖。后来柴荣辅佐郭威建立后周,并在郭威去世后继承皇位,成为后周世宗。

值得一提的是,郭威也是邢台人,老家就在隆尧县郭园村。

柴荣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地区经济开始复苏,对外征战不断胜利。柴荣志向高远,他当上皇帝,给所有臣民许下的愿景是:“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

柴荣在位只有短短六年,但这六年之中,他对内整军练卒、裁汰冗弱、招抚流亡、减少赋税,修订礼乐、制度、刑法,使得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地区经济开始复苏。对外南征北战,西败后蜀,收取秦、凤、成、阶四州;南摧南唐,尽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北破辽国,连克三关三州。史家称赞其“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柴荣病逝之后,柴荣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即位,即后周恭帝。

柴荣在继位的六年时间里,怀抱一统天下之宏图大志,励精图治,在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等诸方面实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尽管统一的壮志因英年早逝未酬,但他的改革成效已经为北宋的统一奠定了极为坚实的基础。

此时,备受柴荣信任和器重,担任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柴荣逝世半年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被部将“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自唐朝之后,再一次建立起统一政权。

为了安抚民心,赵匡胤对柴荣的后代采取了善待政策。年幼的废帝柴宗训被降封郑王,和他的母亲符太后一起迁到房州(今湖北房县)。赵匡胤赐予柴氏皇族“丹书铁券”,即使柴氏后人犯罪也不得加刑。

《水浒传》里的小旋风柴进就是柴荣的嫡系后人,手里拿着祖上传下来的“丹书铁券”免死金牌,帮助了不少像是宋江、林冲这样的朝廷要犯。

隆尧县是个人文之地,拥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上古尧帝的始封之地,由隆平县和尧山县合并而成。尧山历史悠久,是邢州九县之一,李唐皇室祖籍地,尧帝在此封疆,历史上涌现出战国名将李牧,后周皇帝郭威、柴荣,隋翻译家彦琮等名人志士,现有隆尧唐祖陵、柏人城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隆尧秧歌、招子鼓、泽畔抬阁等已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邢台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张军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