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春节大拜年的习俗,在大江南北诸多乡村世代相传。据民间传说,这一独具特色的传统习俗,源自大唐盛世。
大唐初年,唐太宗李世民面对紧急状况,因时制宜采纳文臣武将的建议,果断发动玄武门之变,从此登上龙椅宝座,成为大唐盛世赫赫有名的皇帝。
随着大唐王朝的基业日趋稳固,当初追随唐太宗打江山的诸多功臣中,有人渐渐居功自傲起来。
尤其是程咬金和尉迟恭,由于性格粗野脾气暴躁,倚仗着功高,居然针尖对起了麦芒,谁也不服谁,关系日趋紧张。其他文臣武将也是勾心斗角,面和心不和,常常为一点芝麻小事争执不休,结怨怀恨。
面对每况愈下的混乱,深谙人心的唐太宗知道,看似不值一提的小恩怨,积久了便会形成大矛盾,甚至严重到影响国政大计的顺利开展。唐太宗郁闷在心,苦苦思索如何化解。
这年腊月二十九,唐太宗还在发愁时,谏议大夫魏徵前来觐见。唐太宗喜上眉梢,连忙说:“爱卿来得正是时候,快快与朕排忧解闷。”
唐太宗对魏徵的人品和才干很是看重,早已视为心腹知己。平时对他的诸多进谏,多是言听计从。
魏徵是邢州人,熟悉家乡人逢年过节相互串亲戚的习俗。他作为唐太宗身边重臣,自然知道皇帝的心事。于是,智谋过人的魏徵便在家乡过年走亲戚的基础上,添枝加叶,设计出化解朝廷内部纠纷的金点子。
翌日,正是大年三十。唐太宗按照魏徵的“金点子”以身示范,诚心诚意向满朝文武拜了个早年。然后,他颁发圣旨,命文武百官在大年初一这一天上午,都要相互走动串门,共贺新春佳节。他说:“明天是大年初一,各位爱卿不必上朝,大家只管相互拜年,普天同庆。”
皇帝的金口玉言谁敢违抗?于是这年大年初一清晨,文武百官便相互拜年热闹起来。
粗中有细的程咬金,这天早上正在程府苦思冥想,自己怎么做才算不违皇命,忽见尉迟恭满脸含笑,大大咧咧登门前来拜年。于是,程咬金借坡下驴,上前拉住尉迟恭热情祝福。两位开国功臣,终于通过春节大拜年冰释前嫌,成为肝胆相照的好兄弟。
从此,春节大拜年的习惯便在全国各地流行起来,成为世代相传的礼仪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