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邢州报

生态修复结硕果 百泉复涌润邢襄

日期:01-21
字号:
版面:T07 泉       上一篇    下一篇

达活泉

邢台旧城西北五里处,原为一水池,周百步,深丈许,泉水晶莹碧透,一望见底。郭守敬在此引泉筑渠,以通舟楫,灌田园;清代达活泉被列为“顺德府十二景”之一;民国时期,被建成私家花园……

2004年,邢台市委、市政府对达活泉公园进行全面改造建设,后经多年逐渐完善,将达活泉建成了一处天然“氧吧”。

近年,经过本市积极推进水生态综合治理,达活泉主泉眼翻沙坑再次跃入大家的视野。

甘露泉

百泉鸳水公园,狗头泉的东侧,一眼清泉,如同金星伴月,紧随狗头泉复涌而出现,邢台百姓将其命名为甘露泉。

池壁由太行山的石板垒砌,池底铺着从邢台西部太行山山区寻觅而来的青石板和大块的鹅卵石,将“百泉之水太行来”这一现象也蕴含其中。池底青石板围着最大的出水泉眼形成一个古老的井字形状,呼应了邢台古老的井邑文化,将邢台的泉文化、太行山文化融汇一体,吸引着更多人来探索太行泉城的魅力。

听荷泉

在襄都区东汪镇武家庄村北,百泉鸳水公园北区内的百泉复涌纪念馆东侧广场上,汉白玉栏杆内精致典雅的听荷泉,吸引各地游客前去欣赏。

这眼泉在历史上并无记载,是在2024年涌出。泉水从池中心三层红铜花瓣的荷花中心汩汩外涌,又层层跌落。每片花瓣内积存的清泉随着水流轻轻荡漾,似乎多了层花瓣,也多了一分灵动。

听荷泉景观的设计体现了邢台百姓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寻,也提醒游客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纯洁和宁静。

银沙泉

百泉鸳水公园内的狗头泉畔,有一处虽然不大,但其喷吐的白沙可擦银器不留痕,因此而得名“银沙泉”。

从其北侧大门进入,西行不远处,高低不同的青石围起一处二十来平方米大小的泉坑。泉坑南侧一棵青松下,立着一块青石,上面刻着“银沙泉”。

泉坑内还有一圈青石围着中央的石窦,泉水自石窦中汩汩外涌,映着水底的白沙、五彩石子推出层层涟漪。整个银沙泉景观如一个古老的“泉”字,穿越时空而来。

月亮井

月亮井位于襄都区东汪镇前晋祠社区的晋祠庙前,井口北边直,南边圆,形似半个月亮,故此得名。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这口古老的井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半月形状井内的池水清澈见底,宛如一块碧绿的翡翠静静地镶嵌在大地上。水中,五彩的小鱼欢快地游弋,它们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穿梭,为这静谧的古井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冬天,井水冒热气,水温乎乎的;夏天,井水清凉解渴,是当地百姓的宝贝。

盼生泉

市经开区王快镇西楼下社区西北,七里河南岸的盼生泉广场,一个半开放的蛋壳造型雕塑立在圆形水池内,两股清泉从蛋壳的两个出水口缓缓流淌,落入池中,再经地下管道汇入七里河。探头朝蛋壳内望去,有泉水从蛋壳底部的两个孔隙中不断涌出,还有串串气泡冒出给人惊喜。

盼生泉于2024年10月份由市城管局七里河建设管理中心发现,为开发利用好泉水资源,该中心按照鸳鸯孵化的生命主题对盼生泉进行了整体打造,形成了“一泉一景”的特色景观。

百泉

《山海经》所言“泉有百孔,故名百泉”,邢台的百泉正是如此,它曾经灌溉下游千亩良田,曾成就乾隆口中“早知有百泉,何必下江南”的水乡美景。

百泉泉坑位于百泉村东、北厂村西,已经满溢成湖。一座桥面斑驳的百泉桥横跨湖面,将两个村子连起。站在桥上,南北两侧水面烟波浩渺,水天一色,空气湿润清新。一只又一只野鸭或小水鸡在湖面上钻进钻出,自在地觅食嬉戏;不时有水鸟飞掠湖面,让这里的时空有了更为广阔的感觉。从桥上往下看,桥下的水缓缓向北涌动,汩汩的波浪充满着无穷的生机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