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邢州报

岁末成新始 诗律迎春来

日期:01-20
字号:
版面:06 发现       上一篇    下一篇

李会申 白云 摄

扫码看视频

旭宇 书法

要刚 篆刻

大寒与岁末重合,岁末成新始,迎年,亦迎春。“人生自有诗意,诗意美在四季。”1月18日,舒适的气温铺开深冬的光阴,安静而美好。市群艺馆小剧场内,市朗诵艺术协会的会员们满怀诗意相约在午后的阳光里,用心吟唱一首首新诗,静观山河,静待春来,静候太行泉城花开嫣然。

当日下午,由邢州报编辑部、市朗诵艺术协会、市群艺馆共同主办的“太行泉城 诗韵邢州——2025新春诗会”暨庆祝邢台市朗诵艺术协会成立15周年诗歌朗诵会浪漫举行。诗会以“诗意新春”“诗韵邢州”“诗颂祖国”三个篇章徐徐展开,从幼儿园小朋友的稚嫩童声,到年逾八十的朗协会员的深情朗诵,大家以一篇篇精彩的朗诵作品,引领观众逐步走进朗诵艺术的美妙世界,感受新岁将至,不远春期的浓厚文化氛围。

邢台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常晓  通讯员 刘波

诗意新春,共赴美好生活祈愿

在第一篇章“诗意新春”中,晶华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率先登场,带来诗朗诵《诗意中国》。小朋友们稚气却又充满真挚情感的朗诵,将中国的诗意画卷徐徐展开。邢台朗协会员徐月江、白秀平、杨诗涵朗诵的《新年的钟声》《幸福中国年》《记住这动人的中国红》,描绘出春节期间热闹非凡、阖家欢乐的景象,让大家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带着对过去一年的回顾和对新一年的憧憬,撞击着听众的心灵。

第二篇章“诗韵邢州”将情感聚焦于邢台这片有3500年丰富文化底蕴的土地。邢台朗协会员白跃先的《太行就是儿的娘》,豪迈而深情,抒发了对太行山的敬爱与感恩之情,展现出邢台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尹志鸿、孙继芳、任力芳、凌丽的《太行泉韵》《我要回故乡》《你要写邢台,就不能只写邢台》《漫步南北长街》,描绘出邢台的历史底蕴、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让人们深刻领略到太行泉城的独特魅力。

第三篇章“诗颂祖国”将诗会的气氛推向高潮。会员崔红梅朗诵的《在冬天的麦苗上看到中国的春天》,以独特的意象描绘出祖国大地的希望与生机。会员王海菊、李惠雅、琴风、郝章庆带来的《感恩大地》《中文之美》《中华颂》《沁园春·长沙》让观众领略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抒发了对祖国深深的敬意与热爱。李合英、张萍、王建国、苏文辉分别带来的《生如胡杨》《天上的草原》《英雄》《月光下的中国》,或歌颂坚韧不拔的精神,或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或赞美英雄的伟大事迹,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对祖国的颂扬。最后,常务理事邱春秋朗诵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抒发了对祖国的眷恋与感恩,为本次诗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诗韵邢州,“诗和远方”不只憧憬

在活动现场,市朗诵艺术协会会员孙继芳高兴地对记者说,我是一名退休货车司机,以前根本不懂得什么叫朗诵,更不会朗诵,加入朗诵协会队伍后,经过几年的努力,有了质的飞跃,并获得了各种荣誉。曾为电影《大闹天竺》配音,荣获2017年度“我是讲书人”邢台赛区决赛十强。朗诵使我人生更加精彩。

朗诵会间隙,说起朗诵,该协会会员尹志鸿更是激动地说,有朗诵陪伴的日子,是那样充实而美好,它让我在平凡生活中找到了一片神奇之地,让心灵得以栖息。“诗和远方”不再只是憧憬,而是每日台下练习的点点滴滴,是每一次站上舞台时的激动与自豪。

该协会常务理事崔红梅感慨地说,在这里我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现在朗诵已经占据了我生活的重心,我会坚守这份热爱,用声音传递更多美好。

台上节目精彩纷呈,观众席中情绪高涨。当天来观看节目的市新零售商会会长郝利伟说,作为市朗诵艺术协会多年的“粉丝”很幸福,这次新年诗会里的许多原创诗歌接地气,很受大家欢迎。

诗心如磐,助力“文化兴市”战略

当天的新年诗会也是庆祝市朗诵艺术协会成立15周年的诗会。该协会主席王革新说,作为河北省成立的第一家朗诵艺术协会,15年来,协会坚持在每个节日举办主题诗会,营造节日的文化氛围,因而,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了人们喜爱的朗诵品牌。

市朗诵艺术协会15年来坚持每周六为朗诵爱好者举办“朗诵艺术沙龙”,成了邢台朗诵活动中一个响当当的品牌,更成了这座古城每个周末一道文化大餐。2024年,市朗诵艺术协会举办诗会27场,举办“朗诵艺术沙龙”42期。协会走出邢台,先后赴河北廊坊、北京昌平、河南郑州、原阳,应邀参加“华语大会”“声动九州”“黄河颂歌”等全国性朗诵活动。

“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今后我们将更加努力,更好地为社会服务。”面对取得的点滴成绩,该协会主席王革新表示,要初心不变,坚持守正创新,诵读经典,传承文明,用朗诵这一特殊形式擦亮“太行泉城、美丽邢台”城市品牌,在“文化兴市”中贡献自己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