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家风就是言传身教。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兴则国家兴。关心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是关系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根本大事……
苏密山,1999年从隆尧县人大退休,在岗42年来,先后任教师、县委宣传部干事、团县委秘书、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县交通局局长、县委政研室主任、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县人大副主任等职务。他说:“工作中有20多年搞的都是文秘工作,所以在我退休以后,发挥自己的所能所好,24年如一日,坚持做一件事,那就是读书写作。”
这些年来,苏密山在省市级报刊发表稿件280多篇,还编写出版了《赋闲散记》《养生保健》《闲庭舒笔》《闲庭随笔》《人生感悟》等五本书,共计56万多字。2018年,隆尧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县委老干部局联合推出“大手拉小手关爱阳光少年”工程,从他的作品中选择了《励志自强》《家风家教》《红色文化》《爱国教育》等适合青少年阅读的12篇文章,共计三万多字辑印成册,名曰“情系未来,关爱明天”,供学生课外阅读。苏密山的作品多是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名人轶事、百姓旧事、老年生活、养生保健、人生感悟、励志自强等方面的杂文。他介绍说:“在诸多内容中,我更注重的是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家风家教、励志图强这些方面。在日常生活中,我始终注重家风、家教、家庭教育。我传承家风家教的方式方法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言传身教。”
“言传,就是要多给孩子们讲,也要给孩子的爸妈讲,大家都来讲家风、跟着家风做。”苏密山举例说,每年过年,在外上学、工作的家人都回来了,他就会利用这个机会,召开家庭全体会,不仅给孩子们赠送压岁钱,还赠送压岁言,每人送几句,写在红纸上,装在红包中,好的方面表扬,差的方面批评,以利在新的一年里做出新成绩。他还利用孙儿结婚,在婚礼上讲家风家教。利用每年4月23日读书日,给孩子们提要求。
“身教,就是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们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苏密山早年是一个回乡知识青年,初中毕业,由于多年来坚持读书学习,增长了知识,丰富了智慧。在党的教育培养下先后担任隆尧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县政府常务副县长等职务。退休后,他学习写作热情不减,进入耄耋之年,仍坚持读书写作,他用自身经历写了一篇文章,名为《读书写作伴一生》,说明一个道理:“读书改变人生,知识影响命运”。
父母作为榜样的力量是无可替代的,家风犹如春风细雨,润物无声。女儿苏焕平以父亲为榜样,读书更加用功,三年来利用节假日和晚上时间阅读各种书籍108本。孙女苏泽西,在爷爷的影响带动下,发奋读书,读完研又读博,现在山东女子学院任教。孙儿苏杭,在家风的传承教育下,博览群书,努力学习,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公务员。孙儿苏雄,同爷爷一样热爱读书写作,在西南大学新闻传媒系毕业后,之前在中国澎湃新闻当记者,现在广州一家大型企业工作,因工作优秀屡受奖励。
中华民族历来有重家教、守家训、正家风的文化传统,苏密山常常给孩子们讲这个道理,家风的生命力,在一个“传”字,好家风来自言传身教,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要以身作则,传递正能量,孩子接收的就是正能量。家风建设不是喊口号,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要从生活的实际出发,潜移默化地影响家庭成员,继而变成家庭成员的一种自觉行为和处事原则。
近期,苏密山还从读书笔记中摘录了一些关于青少年如何做人做事、如何立德有为方面的材料,有故事也有案例,他在家庭群中分享给后辈学习,隆尧县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将这些资料印制分发,让更多人学习,力求年轻一代有德有才有作为,为新时代作出更大贡献。
(邢台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