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有人考据说,这首《诗经·小雅·鹿鸣》的原发地,就是邢台白鹿角。
邢台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张军昱 张平勤 文/图
白鹿角传奇
白鹿角村,听名字,就是有传奇的地方。
1000多年前,正是大唐风雨飘摇的时候。唐僖宗,在位。
一只白鹿在内丘一带的太行山里,慌不择路,一路猛奔。
后边一队猎户和军士,带着猎犬,紧追不放。一簇簇箭雨,从白鹿身旁呼啸而过。
最终疲于奔命的白鹿,被打断一只鹿角,钻进深山,再也不见。
捡起白鹿断角的军士,快马加鞭将这只白鹿角送往长安皇宫。
原来唐僖宗的一位娘娘久病不愈,一位方士进献良方,但是需要白鹿之血作为药引。唐僖宗下旨全国寻找白鹿,于是就有了上面电影一样的场景。
鹿角被撞断的地方,就此得名白鹿角;而发现白鹿的地方,就被叫做鹿峪。
以这只白鹿角为药引,还果真治愈了这位娘娘的顽疾。
这一带有大量关于白鹿的传说。
鹤度岭又叫蒿都岭,白鹿角周围还有个叫白草坪的村子。
内丘县方志办文史专家李恒坤说,白鹿是这一带的地理基因。1000多年前,这一带植被丰茂,太行山繁茂的地理环境,又给鹿属种提供了足够的生存、躲藏条件,蒿都岭之“蒿”,白草坪之“坪”,恰恰对上了“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以此,他推断,《诗经·小雅·鹿鸣》的原发地,就是白鹿角。
刘马大院
安卧省道328旁,一路向西北而去,自古就是冀南通往昔阳、太原的重要官道。
抬头西北望,就是鹤度岭。一队一队的马帮,驮着货物,翻越鹤度岭,去往昔阳、阳泉、太原。途经白鹿角,卸下货物,打尖、住宿,深夜柴火燃起,听着客栈窗外山里的寒风,所有的疲倦,都在一杯烧酒里,化作第二天天边的亮光。
村内已经挂上指引牌的“马家大院”“刘家大院”,依稀看得出这个村子当年的风华。
“马家大院”的特色在它的门楼。巨大青石条为基,青石上去是方砖,大门两侧是精美的砖雕,一边是鱼戏莲叶间,一边是刘海戏金蟾。门楼的砖雕是邢台太行山古村落的一大特色,但是像是白鹿角这样“刘海戏金蟾”的图案样式却并不多见,而且在“刘海戏金蟾”“鱼戏莲叶间”主砖雕之下,还各有三枚制式铜钱的砖雕装饰。
在这些门楼砖雕上,白鹿角先人寄托了自己最朴实的生活愿望。而不多见的制式铜钱砖雕,也似乎反映了,白鹿角处于古商道这样一种浓郁的经商传统风情。
不远处的“刘家大院”从规制上来说,要比“马家大院”更为方整。门楼高大,青石铺阶、竖基,有“门当”有“户对”,浓郁的历史厚重感从传统的鹿、鹤吉祥图案砖雕上扑面而来。值得注意的是,“刘家大院”的门楼上也同样有制式铜钱的图案砖雕,而且铜钱砖雕上还清晰地刻着“同治通宝”的字样。据此推断,“刘家大院”的建筑历史也足足有200多年了。
往里走,是个木架构的“二门”,建筑样式繁杂中透着讲究,“二门”之下门楣牌匾上有三个明显被铲掉了的大字,已经看不出是什么字样。院内主房同样是个精美的大门楼,纹饰、砖雕精美、齐整,只不过规模上要比进门时候的主门楼要小不少。
相比押石、龙化、崔路这些古村落的老建筑,白鹿角的“马家大院”“刘家大院”从宏大的感官上,要差不少,像是缩小了一号的存在。
押石、龙化、崔路这些古村落也都是经商兴家,而且真实姓名可考,但是我没有问出当初建设“马家大院”“刘家大院”的究竟是谁,可能是经商规模和实力要比押石郑家、龙化郭家、崔路刘家要多少弱一些,所以在起房建院上,就没有建筑得那么宏大。
我的推断也不一定就是这样。
李恒坤先生给我发来一张民国二十二年的纸币。
纸币上清晰地写着“内丘白鹿角”和“全盛德”的字样,“全盛德”是堂号,一个能发行纸币、拥有堂的地方,这本身就标志着一种厚厚的经济实力和经商传统。
红色村庄
白鹿角是个红色村庄。
1937年,抗日区政府在白鹿角成立。
作为根据地的指挥部,“刘家大院”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二九师游击支队司令员秦基伟、冀西游击队司令员杨秀峰、冀西游击队政治部副主任杨克冰、冀南银行第一任行长高捷成……都曾经在“刘家大院”工作和居住过。
被誉为“红军会计制度的创始人”“我党金融事业的奠基者”高捷成,更是牺牲在了白鹿角,将宝贵的生命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村后就建有高捷成烈士陵园,是内丘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逢清明节,白鹿角的村民,还有外地的群众,都过来扫墓、缅怀。
20世纪80年代,杨克冰还曾经回内丘,寻访当年的抗日群众。在“刘家大院”的一张老桌子上,还摆放着杨克冰回内丘和当地群众的合影。
青山为证
白鹿角还有很多故事。
白鹿角的后山,叫白鹿山,山上还有废弃的古矿洞。
当地人把古矿洞所在的地方,叫作汞沟。这很容易让人想起道士炼丹的事情。
事实上,当地一直流传着“刘海戏金蟾”的故事。刘海是中国道教界的神仙人物,吕洞宾的徒弟,一度还是八仙之一。“刘海戏金蟾”的故事,民间知名度很高,仅次于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中国四大民间传说。在白鹿角对面有一座不高不低的山,叫蛤蟆山,蛤蟆山上几块白色巨石,很像蛤蟆,而最高处的一块巨石,又似人首,恰恰对应了“刘海戏金蟾”的传说。
典籍记载,刘海“丹成,尸解,有白气自顶门出,化为鹤,飞冲天”。这是凡人修仙常见的情景,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所熟悉的鹤度岭的“鹤度仙踪”,是不是指的就是刘海这位中国民间传说里著名的道教神仙呢?
就当故事。
当你有机会从328省道路过白鹿角,不妨停下来,去慢慢地欣赏下这幅陈年水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