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虽不属于邢襄自古就有的一眼名泉,但它一出现,声名鹊起之势丝毫不输邢州名泉,它就是从1979邢襄创意小镇的一处旧井房内,喷涌而出的飞龙泉。近日,记者前去一睹其貌。
邢台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郭红玉 文/图
飞龙绕屋
1月6日,记者走进1979邢襄创意小镇,在其园区的东南角,一座老旧的红砖房与时尚的观景台相结合,配以铁质楼梯、个性LOGO墙,风格时尚独特。一条黄铜打造的飞龙栩栩如生,围绕红砖旧屋若隐若现。龙头昂扬于屋顶之上,清泉从其口中喷出两米开外,形成空中看泉的独特景观。龙身隐于小屋后又现身绕屋修砌的观水池内。
从龙头口中喷出的泉水落在屋顶后,顺着屋檐倾泻而下,形成一面水帘,再洒入下面的观水池内,浸润着池内蜿蜒的龙身、龙尾。伴随着池内水面上飘起的阵阵“仙气”,让飞龙泉显得浪漫而神秘。
屋内有泉
然而,这还不是飞龙泉的全貌,它的泉眼在这个红砖房内。走进屋内,圆形水池里点缀着花草,中间方形水泥台上铺满大块鹅卵石,水泥台中心直径一尺有余的红色管道内,泉水汩汩外涌四散,随后没入鹅卵石间,再经池边暗道,通向屋外的水系沟渠。
室内泉眼周围点缀着绿植花草,浮动着阵阵“仙气”,配以五彩灯光,仿若武侠世界的一处世外秘境,与其颇具武侠风的名字相呼应。抬头便可看到,在飞龙泉的泉眼上方,屋顶处有一个洞,正是飞龙泉“一飞冲天”的出口。“经过测试,飞龙泉喷涌的水柱高度可达两米,像一条腾飞的巨龙,因此取名为飞龙泉。”1979邢襄创意小镇经理卢立军说。
自古水丰
卢立军介绍,当时小镇的二期正在施工,突然发现场区东南角的破旧井房有水喷出,将周遭的地面全泡了,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当时,这个机井已经废弃多年,井口没有封闭,泉水喷出两米来高,从屋顶破损处喷出。”她说,惊讶之余,他们对废弃多年的井房进行了修整,对水流进行控制。
卢立军介绍,他们小镇以邢台市印染厂遗址为基础进行开发建设,并根据印染厂的建设时间取名1979邢襄创意小镇。飞龙泉出现的位置,正是印染厂建厂之初,进行地下水资源勘探后选择的水井位置,达到了井、泉合一。附近水资源十分丰富,是印染厂这样的用水大户建厂优选之地。她分析,正是有着这样的条件,才出现了“一飞冲天”的飞龙泉。
飞龙泉的名字虽然是新的,但它的水和邢台的泉水一脉相承。据印染厂老工人回忆,厂区建厂前该泉眼已存在,建厂时水井与泉眼重合,在20世纪80年代,泉眼曾因水压较大,对所处建筑屋顶造成冲击,形成孔洞。
融合展示
作为邢襄小镇的负责人,卢立军十分珍惜飞龙泉带来的这份惊喜。2024年11月份,他们开始对飞龙泉进行精心设计。在对泉眼进行施工时,他们特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圆中求方,方中有圆”的理念,象征着“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此泉眼外围水池是圆形,里面水泥浇筑为正方形,中心的泉口又呈圆形,从屋顶的洞口往下看,恰似一枚古老的铜钱。
整体景观的设计又以飞龙泉名字的来历作为灵感,保留了现有的红砖建筑及屋顶破洞,在房屋内部进行原泉眼的泉水展示,同时以龙形雕塑的形式将泉水从破洞引至屋顶形成龙头吐水的独特景观。水再由屋顶一侧形成跌瀑跌落至下方水池,龙首在屋顶喷涌泉水,龙身在水池蜿蜒盘桓,仿佛一条神龙护佑着这一汪泉水,打造了“飞龙在天,天上看泉”的独特泉水景观。
在飞龙泉西侧不远处,还有两棵百年桂花树,见证着这里的一切,也为整个小镇增添着历史厚重与清新浪漫。飞龙泉的出现,将邢台泉文化、工业发展历史等文化掀开了一角,也如1979邢襄创意小镇的命名、建设一样,古今元素并存,历史与今朝相交融。在小镇的一间老厂房外墙上,一幅“飞龙桂雨”墙绘,将百岁桂花与神秘飞龙合二为一。画面上,金色桂花飞扬,飞龙颔首洒泉,树下梳着马尾辫的姑娘面露微笑,仿若邢台青年一代在仰望历史、展望未来的样子。
卢立军介绍,小镇正在逐步将飞龙泉的水引入园区,打造流觞曲水、鱼翔浅底的赏水、亲水水系景观,并推出了与之相关的文创产品,希望为游人提供一处兼具历史记忆与时尚元素的“泉”新文化景观,让大家通过邢襄创意小镇便可了解、感受邢台泉水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