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也叫“脑溢血”,也是老百姓常说的脑中风的一种。根据相关调查显示,脑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并且该病症在急性期的病死率高达30%~40%。
脑出血患者的常见发作年龄处于50~70岁,发生的原因主要有高血压、药物滥用、过量饮酒(尤其酗酒)、血管硬化、饮食习惯(如高盐摄入、水果及新鲜蔬菜食用较少)以及基因等。
脑出血一般会出现头痛、意识不清、言语不利、肢体功能障碍等症状。
脑出血预防12小妙招:
1.稳血压:定期检查、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高血压。
2.调情志:保持乐观情绪,减少烦恼,悲喜勿过。
3.戒烟酒: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应戒烟戒酒。
4.择饮食:饮食注意低脂、低盐,少吃动物的脑、内脏,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配适量瘦肉、鱼、蛋。
5.避疲劳:避免体力和脑力劳动过度。
6.防便秘:预防便秘可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也可适当运动及早晨起来对腹部做自我按摩。
7.不蹲便:蹲便可使血压升高,可能发生脑血管意外,坐便可减少脑中风发生。
8.防跌倒:老年人跌倒会增加颅内血管破裂风险。
9.动左手:脑溢血最容易发生在血管比较脆弱的右脑半球,所以防范脑溢血的发生,最好的办法是在早晚时分,用左手转动两个健身球。
10.饮足水:养成多饮水习惯,夜晚睡前和早上起床时,要饮1-2杯温开水。
11.适寒冷:寒冷天要注意保暖,还要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做广播体操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12.重先兆:中风会有一些先兆症状,如无诱因的剧烈头疼、头晕、晕厥,有的会突感肢体麻木、乏力或一时性失明、语言交流困难等,应及时就医,做进一步检查治疗。
(陈英文 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