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丹枫飞云(韩瑞刚)是土生土长的邢台南和区人,也是一个对邢台历史文化充满热爱的自媒体人,创办了网络ID“丹枫飞云”。因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投身到邢台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义务宣传中二十余年。在研究邢台历史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历史、地理、文化、民俗等多方面知识,并努力尝试从普及的目的出发,用不同角度解读邢台历史文化内涵。
很多邢台人关注过一个叫作“丹枫飞云”的网络ID,以通俗的语言、丰富的史料,多年来一直坚持宣传推广邢台历史文化。
“丹枫飞云”是谁?近日,本报记者与这位邢台历史文化传播者展开一番对话,让我们能够揭开网络面纱,了解到一位默默宣扬邢台历史文化人的心路历程。
“丹枫飞云”身上有许多反差。“丹枫飞云”是他在多个网络平台的ID名,现实生活中叫韩瑞刚;他生长于邢台南和区,但现在在北京生活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发宣传邢台历史文化,但他大学时学的是制药工程,毕业后也一直在医药行业发展,现在是上海医药集团科园信海(北京)医疗用品贸易有限公司高级经理。
说起来,他自发“跨行”宣传推广邢台历史文化已超过二十年,差不多从网络兴起到现在。而这一切,源自他对邢台历史文化爱得深沉。
持之以恒,宣传家乡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韩瑞刚是一位真正的邢台人,他深爱自己的家乡,发自内心地以自己是邢台人而骄傲。这让他自觉走上宣传推广邢台之路。
韩瑞刚说:“那还是二十多年前,当时网络刚刚兴起,各种信息层出不穷,同时我也发现,关于邢台的宣传信息、邢台的历史文化信息比较少,当看到其他城市的人在网络上大力宣传自己城市文化时,我也想这么做。”
可是要宣传家乡历史文化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特别是韩瑞刚大学学的是制药工程,专业不对口,但这难不倒他。这个人秉持着一种“有志者事竟成”的精神。
“邢台文化底蕴深厚,可一开始我对生长的这座城市也并不十分了解。”韩瑞刚说,“我接触邢台历史文化有一个长时间积累的过程,二十多年来不断查阅邢台本地的历史文献、地方志等资料,我发现邢台历史就像一座巨大的宝藏,在3500年发展变迁中,每一个时期都有着独特的魅力,但在现实中,邢台的历史文化却鲜为人知,尤其是很多邢台人对自己城市的历史文化也不了解。”
有感于此,韩瑞刚觉得应该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宣传普及一下邢台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他最初的想法是,至少要让邢台人自己应该多了解一下自己的家乡。
当时,百度贴吧热度比较高,韩瑞刚首先选择在“邢台贴吧”发帖子,还创建了“顺德府吧”。后来,邢台日报社创办了“邢台网论坛”,他就响应号召常驻论坛耕耘;之后,又编辑了不少关于邢台历史文化的“百度百科”词条;其间还创办过一个邢襄文化网站;随着新浪博客和微博兴起,他就去新浪宣传;这两年又转到今日头条……
总之,哪里人多,韩瑞刚就去哪里介绍邢台。
以文会友,众志成城
宣传邢台的路并不孤独。二十多年来,韩瑞刚在各个平台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个人能力有限、水平有限,做这个事情也不求名利,只是很纯粹地想宣传邢台,希望通过个人微薄之力来抛砖引玉,让更多人关注邢台历史文化,如果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就很开心了。”韩瑞刚说,“这么多年转战这么多平台,每到一处都收到过很多私信以及陌生人的咨询交流,这一过程对我意义非凡,也让我收获颇丰。”
“丹枫飞云”所发布的邢台历史文化话题种类繁多,包含地名考据、名人故事、邢州风物、地方民俗等等。其中不少帖子引起出圈讨论。有的人支持,有的人反对,有的人补充,还有的人关注的角度不同。这些都让韩瑞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邢台历史文化的多元性。
韩瑞刚说:“通过与网友交流,我自己也在不断拓宽知识面,对邢台历史文化有了更全面、立体的认识。这些交流也让我感受到一些有志之士对邢台的热爱之情。”
韩瑞刚心里升起一股暖流。原来,有这么多人在默默地关心、关注,乃至研究邢台历史文化。他意识到邢台历史文化不仅存在于古籍和博物馆中,更是活在每一个邢台人心中。这让韩瑞刚感受到邢台民间传承的力量非常强大。
通过与这些朋友的互动,韩瑞刚找到更多读写邢台历史文化的切入点。当有人询问邢台有没有与武侠相关的历史文化时,他就去挖掘邢台历史上的侠义故事、武术传统等;当有人想了解邢台建都史时,他就去挖掘邢台作为“五朝古都、十朝雄郡”的亮点;当有人想了解邢台百泉时,他就挖掘整理邢台三十六名泉的过往;当有人想了解邢台成语典故时,他挖掘出邢台三百多条成语典故。
文化兴市,正逢其时
虽然身在北京,韩瑞刚对家乡文化事业的发展变化一直十分留心,关注着家乡历史文化领域的实时动态。
作为已经自发宣传邢台二十多年的老邢台人,看到邢台在“文化兴市”战略下发生的种种变化,韩瑞刚坦言:“邢台现在重视历史文化建设,这是非常值得欣慰的。”
邢台历史文化多元融合,需要以邢台全域视野去发掘梳理。这么多年潜心传播邢台文化,让韩瑞刚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他说:“要复兴邢台历史文化,务必注重历史典籍和民间文化的挖掘与整理。典籍中的邢台历史、地理和文化,民间的邢台地方文化丰富多彩,需要实事求是地系统整理。还要提升邢台历史文化的教育价值。希望能把邢台历史文化纳入本地教育体系,在校内校外开展相关课程活动,让传播邢台文化的队伍后继有人。”
这样一位资深邢台历史文化宣传人期待更多人、更多力量聚到“文化兴市”这面大旗下。他说:“作为一名自媒体人,希望邢台各种宣传资源,包括政府部门、文化机构、民间组织以及个人创作者等能拧成一股绳,同时吸纳所有关心邢台的人士彼此交流,为邢台发展出谋划策。大家群策群力,让邢台文化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韩瑞刚最后说:“当年有个念头是等到哪天邢台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功了,我也就不用再做这个事情了。重视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视邢州古城文化历史挖掘,这不仅是邢台多了一个招牌,更是对邢台这座3500年历史名城的基本尊重,也是邢台实现文化复兴的关键。”
如今,看到邢台市举全市之力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他很期待申报成功的那一天。(照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