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邢州报

有效沟通是一门艺术

日期:01-03
字号:
版面:10 聆听       上一篇    下一篇

丁亚星 弘毅小学数学老师兼班主任,荣获襄都区集体二星章。曾获2023年邢台市少先队辅导员技能大赛一等奖、2023年度嘉奖。

“什么是良好的亲子关系呢?在听到这个问题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能好好说话’。孩子幼时,总是跟在我的后面说个不停,和我分享幼儿园的趣事,还有十万个为什么。随着他越来越大,他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朋友圈,更喜欢和朋友相处时说不完的共同话题,畅所欲言的自由自在。”弘毅小学五(4)班吉子豪的家长说。

作为家长,在孩子长大时,要及时看到孩子的成长,接受他们的变化,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倾听者、赞美者,多听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成长的快乐和烦恼,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少一些批评和说教。

■邢台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韩肖杰通讯员 李素磊

蹲下身听听孩子的心声

不知道家长是否经常听到孩子说“我知道了,你别说,好烦呀”“说了你也不懂,能不能别问了”……如果孩子在和家长沟通时,常把这几句话挂在嘴边,那家长就要好好反思,为什么正常的交流变成这样,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不喜欢和家长说话了?

很多时候,孩子和家长交流,是抱着一定的方向和答案的。即使是成年人,在和别人交流时,更希望对方能和自己意见一致,一旦对方意见相左,就会瞬间丧失分享欲,不想再沟通了。如果每次都是这种情况,不就是“话不投机半句多”的真实写照吗?

吉子豪的妈妈表示,在和孩子交流时,淡化父母的角色意识,尝试做一个倾听者,蹲下身来听听孩子的心声。即使孩子说的不对,也要耐着性子让孩子把话说完,而不是做一个批评家,一听到不符合预期的话语,就急着打断孩子,想着说服孩子,长篇大论地说教。

要想达到比较好的沟通效果,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多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予一些回应,引导孩子把心里所想都说出来,最后再巧妙地给一些建议,要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孩子才愿意和家长沟通。

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

很多家长以为给孩子做一些好吃的、买他喜欢玩的,就是爱他,了解他,支持他。但其实,很多物质条件,只能满足一时的需要,而精神上的认同,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

尤其是当孩子在生活中受到挫折、遇到困难时,需要家长及时拉他一把。吉子豪的妈妈分享道,在听一位老师讲课时,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道题别人家的孩子都会,只有自己的孩子不会,那是不是就要劈头盖脸地责骂孩子?问他上课时为什么不好好听讲,为什么别人会你不会?孩子听了这样的责备,不仅没有得到需要的解决方法,反而吸收了很多负面评价和情绪,更做不出来。这就是无效沟通。

她笑着说:“如果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呢?别人家的孩子都会,就我家的孩子不会,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我得看看他的小脑袋瓜里是怎么想的,找一找问题出现的原因在哪儿。此时,我们就是和孩子站在一个立场去对抗问题,而不是和问题站在一起对抗孩子。”

家长觉察到这一点,换一种态度,换一种语气跟孩子说话,亲子之间的沟通也会事半功倍。

营造和谐的沟通环境

“隔代教育的有效沟通,在于家庭成员之间多沟通,多理解,少埋怨,可以设立家庭小会议定期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其次老人们可以学习一些现代的教育理念,年轻人也要尊重老人的意见,家庭教育要形成合力,要有一个统一的教育大纲,大家按照这个大纲来执行,减少冲突,只要我们用心去沟通、用爱去化解,就一定可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吉子豪妈妈表示。

家校沟通方面,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有效沟通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作为家长,她表示首先要对问题进行分类,是学习问题?行为问题?还是心理问题?明确了问题类型才能针对性地进行改正,其次主动整理归纳孩子近期的学习生活资料,这包括孩子的分数、上课表现等等,资料准备得越详细,老师越能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

另外,沟通方式也很重要,面对面交流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她说:“表达技巧是关键,要用平和的语气陈述事实,避免情绪化,描述问题尽量客观具体,不要用模糊的词语,同时要倾听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并且充分信任老师是沟通成功的前提,即使遇到分歧也要保持冷静。最后,跟进并及时反馈是沟通延续,和老师约定好下一步的计划,并在一段时间后再次沟通,了解孩子的进展,这样家校合作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教师点评●

吉子豪妈妈在配合学校、老师工作方面展现了高度的责任心与积极性,这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吉子豪妈妈不仅配合学校各项教育活动,还主动与老师沟通孩子的学习进展及存在问题,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正因如此,孩子这五年的进步也是尤为显著。

吉子豪妈妈的文章里提到,“我们应该和孩子站在一起对抗问题,而不是和问题站在一起去对抗孩子”。我也认为这是在教育孩子时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成为孩子的坚强后盾,与他们并肩作战,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问题。而不是站在问题的立场,去指责和对抗孩子,这样只会让他们感到孤立无援,失去成长的动力。

相信在家校共育的合力下,孩子定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茁壮成长,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