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月11日晚,邢台学院表演专业学生毕业大戏《延水谣》在该校音乐厅倾情上演。该话剧再现了延安时期鲁艺师生们用文艺的力量鼓舞人心、为人民服务的故事。
当天19时,话剧大幕徐徐拉开,在有限的舞台上,《延水谣》凿开时空隧道,将过往的革命历史画卷在观众面前缓缓铺开。该剧讲述了抗战初期,一批热爱文艺的热血青年,从四面八方奔赴延安,在刚刚成立的鲁迅艺术学院里,不惧生活条件的艰苦,满怀热情地学习和创作。鲁艺师生们深入抗战前线,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和生死考验,创作出《白毛女》等一大批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无愧于时代的经典作品。该剧弘扬了延安精神,体现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使命。
参加话剧表演的一名大学生表示,在对角色的演绎中,他被鲁艺师生、革命烈士的高尚情怀深深感动。今后,他也会做一名更加坚定的红色文化的传播者、创作者。
该话剧导演、邢台学院表演专业教研室主任杨素霞介绍,他们学校的表演专业一直有着服务地方、传承红色文化的使命。这部话剧是他们在学习外地优秀原创剧本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学生和新时代青年的特点,二次加工创作而来。它不仅是对延安精神的一次艺术追溯,更是一堂深刻的思想教育课,一次精神的洗礼。
(邢台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张婵娟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