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邢州古城好南关街区,青砖墁地、古树婆娑、老式店铺林立,处处都透露着一种悠然闲适气息。踩着古朴的街道南行至花市街,繁华中,一处青砖灰瓦的民国时期建筑便会撞入眼帘,它安静地矗立在旁,默默注视着时光流转。
这里就是八路军解放邢台指挥部旧址所在。它是近现代重要史迹,承载了一段重要的革命历史。12月3日,来自马路街小学主校区的邢台日报社小记者走进了这处旧址,聆听邢台解放的战斗故事,观看珍贵藏品,深入了解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激发对家乡独特地域历史文化的热爱。
■邢台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张婵娟 杜艺文 翟剑 文/图
“现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走进好南关,小记者们踏着轻松的步伐,观赏着两侧林立的店铺,评说着各种小吃的味道,气氛热烈而欢快。一路南行,来到八路军解放邢台指挥部旧址前,大家不约而同保持了静默。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进入,大家看到了大厅墙面上“华北第一座解放的城市”数个大字。数十年前的战火硝烟仿若呈现在眼前,小记者们放缓了脚步,听着讲解员的详细叙述,看着历史墙上的时间轴和资料图片,如同进入了时光隧道。
1925年4月,邢台第一个党支部在直隶省第十二中学建立,革命火种迅速传遍邢台;1937年10月15日,侵华日军攻入邢台城,邢台人民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1937年12月12日,邢台县抗日政府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在邢台地区领导的抗日斗争全面展开;1945年9月24日凌晨,胜利的红旗插在了邢台城头……
时光穿梭,几十年风雨历程,小记者们被当时故事深深吸引的同时,也在不断品味着当下幸福生活。“老师经常讲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次,我对‘来之不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名小记者看着各种史料,认真说道。
“对邢台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一个水壶、一部电台、一个搓衣板……听着讲解员的介绍,小记者们看玻璃展柜中的珍贵藏品更加仔细。
在数十年前,一名八路军战士行军途中脚步不停,匆匆拧开壶盖抿了口水,继续急行军,只为准时到达指定地点;秘密战线的革命先烈通过电台将一条条重要情报送出,只为能对战场形势提供最新参考……这些珍贵的藏品将这些镜头“记录”了下来,那些年的战斗,那些年的艰辛,可以被后来人了解,红色精神也得到了传承。
一名小记者说,过去都是在影视剧里了解一些历史片段,这次,看着这些史料,听着讲解员的动情述说,感觉很不一样,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因为看到了这些藏品、资料,可以让大家如临其境,“对邢台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作为邢台人,我很自豪”
旧址的最后一部分是一处现代邢台图片展,小记者们穿过走廊,看着两侧人们欢笑的影像,热闹情景的瞬间定格,恍如隔世。“几十年前,那么多人无私地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这么美好的生活,太不容易了。”一名小记者从图片走廊步出后,很感慨,“作为邢台人,我很自豪。”
她的话,也引来众多小记者的频频点头赞同。大家都说,一定要带着家长再来一次八路军解放邢台指挥部旧址,也希望更多人能了解那段历史,那段岁月,记住那些革命先烈,珍惜当下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