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邢州报

陈勇:邢台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深爱着这片土地

日期:12-06
字号:
版面:08 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扫码看视频

我在邢台挺好的

20世纪90年代,满怀报国之志,他来到驻邢部队服役,成长为一名部队基层干部。2013年,他选择自主择业,创业、生活在邢台。近30年里,山东人陈勇与邢台有了解不开的缘分,用他的话话说,这里已是他的“第二故乡”。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格外亲切,邢台越来越好的人文环境,朴实善良的人们,都让他更加热爱这片土地。

■邢台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张婵娟 文/图

从企业到商会

引领更多苏商服务当地经济

2013年,在部队服役23年的山东人陈勇褪下军装,成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中的一员,选择通过创业,挑战自己,实现更多的人生价值。

创业前,他曾在当地房地产企业担任办公室主任,工作出色,得到了多方面锻炼。2018年,陈勇与战友联合创办了邢台市规模最大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他全身心投入,不遗余力为怀揣创业梦想的战友搭设平台,得到了积极的社会反响。他自己又成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展企业策划和宣传,做得有声有色。

通过邢台市工商联推荐和考察,2023年3月,陈勇担任了邢台市江苏商会的党支部书记。重担在肩的他,发挥在部队的优良作风,打基础、树形象、搞规范,为商会不断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党支部全面建设也迈开了新步伐。

一位知名成功企业家曾说过:“企业成功跟我有一定的关系,这一定的关系之中,跟我在军队里养成的性格又有一定的关系。”他的话道出了有军旅经历企业家的心声和情结。

23年军中生活的磨炼,让陈勇既有一名军人该有的坚韧与刚毅,也让他多了一份沉稳、细致与严谨。在部队多年的政工工作经历,也养成了他爱学习、勤思考、善总结的习惯。

做企业,他兢兢业业,抓商会,他严谨细致。他在商会中提出了发扬“三种”精神,即老黄牛的踏实执着,小蜜蜂的勤奋耕耘,蚯蚓的默默奉献;面临新时代的挑战,他倡议要外树苏商形象、内强整体素质,让商会的凝聚力、团结力和号召力充分彰显。

今年10月28日,他和商会秘书处一起创办了内部刊物,搭建起了展示邢台苏商、沟通交流信息、共享资源的平台。“五个指头攥在一起才更有力量,我们要同心同向同行。”陈勇说。

近年来,邢台在各个领域都有了长足发展。陈勇说,欣欣向荣的大环境,和谐融洽的软环境,让大家更有干劲儿。目前,江苏商会正在不断推动100多个企业会员转型升级、健康发展,重点在新能源、乡村振兴、康养文旅、新材料和智能化等诸多领域齐发力,为当地经济发展助力,为新时代苏商增光添彩。

从学习到宣讲

扎实传承红色文化

邢台有着悠久的革命历史,是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聚集地,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革命史料和遗址。20多年的军旅生涯让陈勇对传承红色文化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

2009年开始,他义务走进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宣讲,15年来从未间断。由于表现出色,他被推荐担任了邢台市退役军人创业就业促进会副会长和隆尧县红色文化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

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他倡导组建了新时代红色老兵宣讲团和红色朗诵艺术团,团员都是有着深厚爱国情怀的优秀退役军人和热心人,大家一起致力于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的传播。

大量的革命历史资料,经过他不懈地整合、精选,被编入了宣讲课程,有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太行、冀南革命斗争历史故事、红色隆尧故事、两弹元勋故事等,内容丰富而全面,阐述细致而深刻。他说,能够为深入挖掘和传承红色文化,以及更多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增强大家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他无怨无悔。

“我在邢台挺好的,我热爱这片土地。”陈勇说,这里有秀美的七里河,有历史悠久的开元寺,有独具特色的太行特产,还有广阔的发展平台,面对未来,他信心满满,会与苏商们共同奋斗,不断扩大邢台市江苏商会的影响力,为推动地方经济不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