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邢州报

太行山水韵 古村日月长

日期:12-06
字号:
版面:06 发现       上一篇    下一篇

扫码看视频

大雪节气来临,市钢笔画协会的画家们背起画板又进山写生了。这是该协会主席韩秀强进山写生的第28个冬天,太行山的日出日落、石房石阶、草木溪流早已熟稔于心。即便如此,年年冬日韩秀强和协会的画友们依然相约深入太行山写生,这里的淳朴人家、静谧山村,永远给人宁静和力量以及滔滔不尽的创作源泉。

邢台新闻媒体中心记者 常晓

太行山水韵

一路西行,进入太行山腹地,青绿褪去,更显太行山的苍劲耿介。红色山体如刀削斧劈,深山老树,花叶落尽,虬枝尽显,枝枝杈杈努力伸向天空,如钢笔画下硬朗的线条。峰回路转处,数株野生柿子树跳入眼前,凌冬的柿子倔强地挂满枝头,点点深黄浅红点亮了苍山。斗折蛇行一路来到天河山脚下,深山里天空如洗,空气清凉甘冽,不由得吐故纳新,深深呼吸感受这久违的清爽。

为了找到最佳写生地,协会一行人开始了登山之旅。我们逐水而行,向山峰攀爬。没有了春夏的草木葳蕤,天河山的“清泉石上流”清晰收入眼底,无一处无水,泉水、池水、瀑布各具形态;无一处不美,生机、幽静、瑰伟。一路走去,天河湖大坝、摩诃池、浴仙池、滴泪泉、凌波湖、凌雪湖、鸳鸯池……隐隐显显,灵动多变。平平仄仄的水流,如浑然天成的韵律诗,唱响在这幽深的山野。

走到浴仙池,山泉倾泻而下、喷珠溅玉,钢笔画协会副主席赵增云倚靠石阶,刷刷动笔开始了素描,寥寥几笔勾勒出山水的线条之美。赵增云家住太行深山桃树坪村,他对家乡的山山水水充满了感情,太行山的晚霞落日、云蒸霞蔚,他都用心记录,用笔描绘。他曾在山峰等待四十多分钟,观察太阳喷薄而出的每一个光影变换,听着他的讲述,仿佛能感受到朝阳破云而出时站在山顶的欢呼雀跃。他说:“山川万物给人灵感,我是土生土长的太行山人,我要用我的笔、我的钢笔画去宣传太行山,让世人都知道家乡的美丽”。

对太行山水的热爱,让韩秀强和赵增云一样经常拿起画笔沉浸在太行山的辽阔里,而韩秀强更偏爱雪中太行。在常人眼中,冬日太行山寒水瘦,了无意趣。可在韩秀强眼中,冬日的太行冷寂中有暖色,苍劲中有厚朴。别人“猫”冬,他独独去寻找这不为人发现的太行之美。韩秀强从1996年上大学起,每年冬天和同学们一块儿上太行山写生,到现在已经坚持了28年,在山上的时间得有1000多天。“咱们太行山上的雪景特别美,我们到了雪季上山等雪,住在村民家里,特别冷的时候颜料都冻住了。那时候想的不是天太冷了,手冷脚冷,而是颜料不能用了可不行,画不了画可是大事。”韩秀强回忆道。

“太行暖雪”是韩秀强笔下的太行,用钢笔创作的太行雪景图,虽然是雪景,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暖暖的、亲切的,因为这里面饱含着浓浓的乡情记忆。他的画中有太行山古旧的石屋、满目的白雪,再加上红灯笼红对联,将太行山深处极富地域特色的人文景观描绘得入情入味。

古村日月长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桃树坪,太行山深处的一处石房古村落,恰如北方佳人,遗世而独立,千百年里,任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村东600多年的古槐,见证着古老村庄的春去秋来。这里曾经是避世的桃花源吧,要不,为什么会有“桃树坪”这样令人向往的名字?

来到太行山,一定要感受一下太行山古村落的安宁静谧。没有了世事烦扰,山中的岁月悠长而又缓慢,让人忘记了时间的存在。桃树坪是一个有两三千人居住的古村落,居于向阳的山坡上,石房依山而建,石阶遍布全村。为了看到村落全景,我们一路拾级而上,去到村子的最高处,沿路的红石头房都用当地石材建成,厚度一尺左右,住进去冬暖夏凉。

来到村子最高处的一个院落,一位大叔正吃午饭,一小锅面条汤,汤里窝了荷包蛋。虽然脸上有岁月雕刻的纹路,但他的眼神像山里的泉水平静干净。一起写生的钢笔画协会副主席要刚说,住在这里不错啊,每天推开门,就是一幅水墨画。大叔听了,憨憨地笑着。写生的画家们从这家的院子三跳两跳,跳上低处一家房顶,这里有远山,有层层叠叠的红石房顶,全村景物尽收眼底。他们或站或坐,沉浸在画作中。我用手机记下了这一幕,远处山雾氤氲,他们专心专注,画家作画,却也是画中人。人在山中便是仙,有大山做背景,恰似一幅太行山居图。

画为媒 传递太行之美

周庄,因为画家陈逸飞创作的《故乡的回忆》,而蜚声海内外,自此,一幅画将周庄带向了世界。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太行的山,太行的水,太行的古村落,这是我们的家乡,是我们的生活之根、文化之源、精神之魂。因这一份相同的对故乡深深的眷念与热爱,韩秀强和画友们几十年如一日地用画笔描绘着太行的山川风物。

2019年,韩秀强在俄罗斯举办了钢笔画“太行暖雪”系列精品展,展现了太行山古村落的民居建筑、老街古巷、石碾石磨、犁耧锄耙等古老生活方式,为悠久而漫长的农耕文明留下了珍贵的画作,这些画作引起了俄罗斯众多画家的关注,之后,俄罗斯友人远赴中国来太行山亲自探寻神秘的古村落。波兰的建筑爱好者通过网络看到太行山古建筑,也要来邢参观古村落。

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邢台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国勇说,邢台西部太行山区,保存着数量丰富的古民居,是凝固的史诗,有相当的艺术价值,也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一方面要加强实物的保护,另一方面也需要美术家们拿起手中的笔,把古民居永久地留在画作中。同时要把古民居最美的一面向外界传递,唤起和强化人们保护古民居的意识。韩秀强的钢笔画,不仅承载了这种艺术美,更承载了一种社会责任。

12月1日,韩秀强应日本大阪天宝山文化馆之邀,带着“太行暖雪”系列、“泉城暖雪”钢笔画系列进行民间文化交流。他说,我要通过钢笔画,讲好邢台故事,促进文化交流,让太行山走进更广阔的世界,走进更多人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