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邢州报

摄影家眼里的邢州古城

日期:11-22
字号:
版面:05 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扫码看视频

要刚 篆刻

邢台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张东生

通讯员 樊高瑞 申静

王宪臣 周丽华 王建刚 文/图

今日小雪。本报联合市摄协组织我市知名摄影家走进邢州古城,用镜头记录下古城的季节变换和人间烟火。

●好南关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包括北大街在内的邢台好南关曾经是邢台市的主要商业街。近年来,随着文旅市场的火热升温,邢台市政府注重邢台古城的改造,致力于把好南关打造成邢台文旅产业的一张名片。如今,好南关街道平坦整洁,两边商铺门庭若市,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打卡拍照。在好南关历史文化街区,游客很多,大家拿起手机拍摄下自己满意的画面。

摄影家们对这里的建筑样式和风格赞不绝口。邢台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教育培训委员会主任樊高瑞在拍摄过程中对记者说:“好南关街区的建设终于弥补了邢台市没有文化街区的空白。以前我们在外地搞创作特别羡慕人家的城市,拥有那么有特点的文化街区,我们的镜头里只能拍人家。现在好了,咱们邢台也有这样有特色的文化街区了,大大满足了我们摄影人的创作欲望,我们一定用手里的相机定格最美好的瞬间,把她传播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让世界了解邢台,了解邢台文化。”

●火神庙

位于原古城南门瓮城内的邢台火神庙就是为了纪念燧人氏钻木取火,创造熟食而建。火神庙始建于明景泰五年(1454年),清末民国时期又有不同程度的维修扩建,现有占地面积1771平方米,存有建筑6座,保留了明代的建筑风格。火神庙会是邢台市历史最为悠久、香火最为鼎盛的庙会之一。每年阴历十月十八之前,大约一周便陆续有各地的人们蜂拥而至。在这段时间,整个清风楼广场和府前南街、北大街人山人海,人员密集,庙内更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在府前南街摄影家们用镜头记录下了这热火朝天的场景。

●清风楼

清风楼位于府前南街北端,原顺德府衙南,是邢州古城的中心。始建于唐、宋年间,后因战乱等故被毁坏,宋元各朝均有修葺,现存的清风楼为顺德知府黎光亨于明宪宗成化四年(1468年)花巨资重新修建,始以“清风”命名,沿用至今。

清风楼是昔日古城最高点,为历代文人墨客雅集之所,是顺德府人杰地灵的标志,是邢台的文脉所在,也是中国北方现存最为完整的古楼之一,楼内的王维四季图石刻更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在清风楼府前南街,邢台市摄影家协会理事冯九伟说:“清风楼是咱们邢台标志性景观,很多旅游杂志、旅游频道搜索邢台旅游都会看到清风楼照片。那时的清风楼可以说就是孤零零一座楼,显得没有生气,现在不一样了,清风楼前广场和府前南街改造提升后,清风楼景观更加突出,古街更有味道,尤其是运用了声光电的装饰,清风楼、府前南街活起来了,更加生动,摄影家的创作作品更多样化,更漂亮!”

●南北长街

“南长街,北长街,南北长街通南北。”这条长近两公里的街道贯穿邢州古城,是邢台市古官道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街区是古城纵轴线上保存基本完整的历史地段,街巷格局独特,市井文化活跃。

在南长街拍摄创作时,邢台市摄影家协会会员谷进英对记者说:“南北长街以前是充满烟火气,现在的南北长街又多了一层时尚和文化气,你看那到处可见的墙绘,那充满文化时尚气息的小店,还有那么多充满朝气的年轻人,他们有的还穿上了汉服来游玩,这就是文化的自信,是文化的回归。作为摄影家,我们有责任用手里的相机记录下这些变化,我们还将持续在这些地方创作,记录下我们邢台越来越好的变化过程。”

美好的时光总是转瞬即逝,不知不觉中,一天的拍摄便接近了尾声。通过这一天的实拍,摄影家们不仅提升了拍摄水平,增进了友谊,更感受到邢台古城的醇厚文化气息,对邢台的历史文化有了更进一步了解,从而激发出摄影家们浓浓的创作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