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邢州报

泉城之水太行来

日期:11-19
字号:
版面:08 漫话       上一篇    下一篇

邢台,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因太行山而更添雄浑与壮丽。太行山如巨龙横卧,山势巍峨,地形多变,充满了无尽的魅力。

从地理位置看,太行山邢台段位于河北省西南部、邢台市西部边缘,它绵延八十余公里,是太行山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太行山西接山西高原,东望华北平原,处于中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海拔高度从三四百米迅速攀升至一千多米。它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山峰陡峭险峻,犹如利剑直插云霄,令人望而生畏;山间峡谷幽深狭长,谷内流水潺潺,宽窄变化莫测。群山环抱之中,又有一些小型盆地,如浆水镇附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村庄星罗棋布,宛如世外桃源般宁静祥和。

太行山中段受季风气候影响显著。夏季,暖湿气流沿山势爬升,遇冷极易形成降雨,此时的太行山雨水充沛,云雾缭绕,山区年降雨量可达600——800毫米。雨水的滋润让山林郁郁葱葱,各种珍稀植物在这里茁壮成长。太行山区的潺潺水流仿佛有着自己的神秘使命,时而在地面欢歌流淌,明走三十里;时而又潜入地下,暗走三十里。这奇妙的现象背后,隐藏着大自然的奥秘。

太行山地质构造复杂多样,广泛分布着各类岩石。深山区红色石英砂岩广布,雨水不易渗漏,当降雨发生时,雨水在地表汇聚成瀑布溪流,沿着山谷、河道奔腾而下,形成了我们所见的“明流”。然而,浅山区丘陵地带多为石灰岩岗坡,U形谷地发育,山体中有很多裂隙和空洞,有利于地表径流和雨水渗漏、积存。深山区水流不断顺山势而下,遇到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时,奇妙的事情便发生了:流水如同一位神奇的雕刻家,一点点溶蚀岩石,经过漫长岁月的耐心雕琢,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地下溶洞、暗河以及地下裂隙系统。于是,一部分水流就像是发现了神秘通道一般,顺着地下网络悄然潜入,形成“暗流”。它们在黑暗的地下世界里蜿蜒穿梭,在静谧的暗河中默默流淌,听不到它们的声响,看不到它们的身影,只留下地面上干涸的河道让人遐想。

太行山区降水在季节和年际上分布不均衡:雨季时,地表水充足,“明流”奔腾不息;旱季时,则更多是“暗流”。正是地质、地形和气候的协同作用,造就了太行山邢台段水流的独特旅行方式。在邢台太行山区,水流仿佛是一群调皮的精灵,演绎着“明走三十里,暗走三十里”的奇妙旅程,而最终又在邢台城的东南和西北各处喷涌。这神奇的现象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

邢台城东断裂带犹如大地的一道“伤痕”,在漫长的地质变迁过程中发生了错断。于是,原本连续的地层被打乱,渗漏层与不渗漏层如同两块拼图被拼接在一起。于是,那些在太行山旅程中渗漏的水流,本打算一路向

东,却被这突如其来的地质变化阻挡了去路。水流像是迷失了方向的行者,在地下徘徊,寻找着新的出口。恰好,邢台西部低山丘陵区像是向东缓缓倾斜的巨人,身躯被厚厚的土层所掩埋,在邢台城东南和西北区域向上隆起,这里整个岩溶地层隐伏区埋藏最浅、距离地面最近处就像是大地特意设置的秘密通道口。当水流被错断的断裂带阻隔后,不得不沿着地下的裂隙和孔洞穿梭,一旦抵达这些薄弱地带,便像是找到了通往光明的大门,水脉在压力的驱使下,迫不及待地喷涌而出,形成邢台城东南和西北一处处灵动的泉眼——有的气势磅礴,诉说着地下的惊险奇遇,有的温婉柔情,化身镶嵌于“太行泉城”的珍珠。

太行山水流的奇妙旅程和喷涌现象,是大自然精心谱写的美妙诗篇,最终在市区周围2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造就了百泉泉域。从水文地质方面说,百泉泉域是指广义的百泉水(城区东南部和西北部的泉水)补给来源区域。百泉泉域总面积3843平方公里,包括邢台市、内丘县、沙河市及邯郸市的部分地区。降水作为百泉泉域岩溶水唯一的补给水源,有两个主要补给途径:一个是降雨,在山区石灰岩裸露区和浅埋区渗漏补给;另一个则是通过河流裂隙带渗漏侧向补给。在百泉泉域,自南向北流淌着北洺河、马会河、大沙河、七里河、小黄河、白马河、小马河、李阳河等河流。大沙河的补给量约占72%,主要补充了狗头泉;七里河、白马河的补给量各占6%,七里河补充了紫金泉、狗头泉,白马河则补充了达活泉。以上河流对泉水的补给属于侧向补给。

1965年以来,国家、省、市多个水文地质部门对百泉地下岩溶水资源进行勘察研究分析,综合结论是百泉岩溶水静储量大约在15亿立方米,动储量在1.6亿立方米左右——动储量即为泉域内的每年降水补给。1982年夏季,百泉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停喷。但是,邢台人恢复和保护百泉的决心越来越大,努力从未中断,行动日益坚决。2021年7月,百泉泉群重新复涌,并持续喷涌至今。百泉复涌让“环邢皆泉,遍野甘露溢,平地群泉涌”的历史记忆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

达活泉作为邢台百泉之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泉水清澈见底,亭台楼阁倒映其中,一年四季,景色随时节而变换。百泉则似珍珠洒落人间,众多泉眼相互交织,灵动而奇妙。丰富的泉水资源赋予邢台的不仅仅是风景如画,更是百姓的生产生活所需。泉水滋养着这片土地,孕育出独特的文化,为邢台的历史增添了厚重而温润的底色。

(作者为邢台现代职校教师、山东大学民俗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