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初冬的信都区下寺村,阳光普照。村口的公交站牌下,独居老人夏书彬翘首以盼。“来了!”看到侯永丽的身影,老人一脸欢喜。
“从最初的医患关系到朋友,后来逐渐成为了亲人。”原来,4年前,侯永丽在龙泉寺卫生院任院长时,突患脑血栓的夏书彬在该院住院。查房时,侯永丽察觉夏书彬郁郁寡欢,她便时不时对其进行开导并关心他的生活起居。渐渐地,夏书彬对侯永丽多了一份依赖和信任。今年,侯永丽调到浆水中心卫生院任院长,但她对夏书彬的关心始终如一。“送医买药,自掏腰包,还服务到家。”夏书彬说,几年来,侯永丽是自己最大的“医”靠。
了解到半失能患者想吃窝窝头,她回家给老人做好带来,把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入户回访时,得知患者家属在办理残疾证时遇到问题,她积极协助,直到对方拿到残疾证;她下乡入户发现,山区腰腿疼、半身不遂、风湿类病患多,对中医康复治疗需求多,便积极开设中医康复理疗特色科室,聘请市级医院的专家长期坐诊,满足老百姓需求。
从信都区将军墓医院到龙泉寺乡卫生院、太子井乡卫生院,再到浆水中心卫生院,15年来,她扎根山区,每到一处,她尽职尽责,倾情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医务人员的责任与担当。(邢台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