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邢州报

羊市街逸闻之羊市街小学(上)

日期:11-14
字号:
版面:08 漫话       上一篇    下一篇

李春霖/文

乡愁总是抹不去的思念,虽说搬离羊市街故居多年,但总有一种无形的力量紧紧地把李井苗牵绊着。这天,李井苗又来到羊市街,但见修缮工人正在紧张作业,将羊市街临街旧居外墙及大门修整如旧,以再现晚清民国风貌。当李井苗走到羊市街西头,目视西北一处多次改建的大院时,不由停下脚步,心想,这里不就是早年的羊市街小学原址吗?

顿时,在李井苗面前浮现出羊市街小学的景象,仿佛走进了“时光隧道”——

校内有棵“绒花树”

一帮小学生放学了,叽叽喳喳又说又笑又打又闹地走出了校门,像从树林中飞出的一群快活小鸟。校园不大,南北狭长,一排四个教室,最北边是办公区。那时小学分初小和高小(初级小学和高级小学的简称),初小1——4年级,高小5——6年级。羊市街小学是“初小”,而“高小”在西大街西头背后一条与西大街平行的大巷子里,人称“西街背后”。羊市街小学校门口里边有一棵绒花树,树叶细长,晚上会合拢起来,很好看,每到春季开花的时节,那绒花像一朵朵蒲公英似的圆圆花蕊,有无数个粉红的小伞,形成一个扇状的花冠,煞是惹人喜欢。

李井苗后来才晓得,绒花树又名“合欢树”,有许多故事和传说。一说,古时有位秀才之妻名为“合欢”,生的娇小可爱,美艳动人。他们生育的一双儿女,聪明伶俐,人见人爱。然而合欢不久患病,秀才多方寻医问药,不见成效。临终之时,合欢握着丈夫的手含泪诀别,嘱托他“好好带大孩子,我会常来梦里看望你们的。”秀才和孩子们趴在合欢床头哭得死去活来。邻里们闻讯赶来告别劝慰。合欢死后魂魄久久不愿离去,在家门口一棵绒花树上徘徊留恋。她不想去转世投胎,就将灵魂寄于绒花树上,每日晚上将叶子闭合,从树上出来到家中探望夫君和孩子们。于是,由此凄美的民间故事又衍生出了在亲人离世的第七天,亲人如果手握一束“合欢花”半夜到绒花树下,就会遇见故人的传说。绒花树被称为“鬼树”,其实只是表达一种对离世亲人的思念而已。

另一说法认为,绒花树是吉祥之树,它花蕊、花冠、花叶如诗如画,一抹嫣红,醉人心扉,能给人带来吉祥和好运。它婀娜多姿,花香扑鼻,被赋予丰富的寓意,如代表爱情的美丽幸福,友谊的持久深厚,家庭的美满和睦等等。

说绒花,想绒花,李井苗不由想起1979年热映的革命战争年代故事片《小花》。此电影的主题曲是《绒花》,歌词唱道:“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放光华。铮铮铁骨绽花朵,滴滴鲜血染红它……”此歌经李谷一深情演唱,红遍大江南北。《绒花》一曲是对青春的赞美,是对坚韧革命精神的颂扬。“绒花”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电影里的“绒花”就是“合欢花”,即“绒花树”上的“绒花”。

羊市藁与李井苗

出羊市街小学南门向西是“羊市藁”所谓“藁”即寨墙的小城门洞,晚上关闭,上有哨兵瞭望的阁楼。“羊市藁”即邢台好南关“寨墙”的西大门之一(另一为西大街西头的寨墙藁)。在李井苗上小学时,“羊市藁”已残破不堪,只是寨墙还大体完好,从羊市街西口向南,到西牛角村北向东,直到东牛角村西向北拐就到了“东大街藁”,这是邢台好南关的一道屏障。

出“羊市藁”向西北是寨墙残部直达西大街藁。寨墙外是围寨河,一条溪流从西边的古坨村(西园村对过亿德隆)经基督教堂,沿着寨墙到羊市街藁向南不远处有条从西边淌来的小河与围寨河汇合后向南沿寨墙根流去。李井苗常与同学们假日去围寨河边玩耍,羊市藁西是一片菜园,南边小河旁是南北两个瓦窑村。河边的瓦盆瓦罐作坊传出的“哐当、哐当”声常吸引李井苗和周长顺、张天路等同学去那里看师傅们如何在脚踏转轮上,用双手把细软又富有黏性的泥巴制坯再烧制成各种红色的瓦盆等制品的过程,或在河边捉蛐蛐、抓小鱼虾等。河水是那么清亮,像小孩子的眼睛一样,河里那一簇簇细长柔软的水草仿佛是在空中飘逸的姑娘的秀发。鱼腥草泛出浓浓的味道和流水的气味混合在一起,很是清爽诱人。

从羊市街小学往东不远路南一处老宅是李井苗的家。这是李家皮毛作坊的销售大院。在日本侵略者投降的那年冬天,李井苗出生在这所大院里的二进院内,于五岁半时就背起书包步入了羊市街小学的大门。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大都有几次“开窍”的时刻,特别是在青少年时期。李井苗在小学学习算术的除法时,开始总做不对题,可能是列出的算式不正确,把似乎除不尽的数字不知放在何处。一个冬季晚上,大人们都上炕钻了被窝,上小学三年级的李井苗仍在煤油灯下做作业,做完后交给父亲审看,父亲说:“不对,重做。”奶奶在一旁忙说道:“大冷天儿,先睡吧!”父亲仍说:“不行!今天必须算对。”李井苗急得一头大汗,再仔细列算式重新验算,突然好像“脑洞”开了,顿时豁然开朗,数被除尽了,他高兴地把本子交给父亲,父亲看后露出微笑说:“睡吧!”自此,算术的障碍好像被攻破了。在期末的大考中,李井苗算术考了100分,受到学校的表扬。

李井苗想及此事,又忆起祖母的慈爱,心里总是热乎乎的。听母亲说过,李井苗的乳名就是奶奶给起的。在一次睡梦中,奶奶梦见在羊市街老宅里的水井中湿漉漉的井壁苔藓缝里长出一根小树苗,奶奶认为是吉兆,因为“水为财,树为梁”。果然不久,30多岁的母亲生了儿子,于是就起乳名“小井苗”,后来叫顺了就成了“学名”。不料奶奶患病于小井苗8岁时驾鹤西去,出殡时“井苗”想起奶奶的好处,未出院子大门就不由悲声大放,泪如雨下。羊市街街邻们都说李家的孙子是个孝顺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