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身强体壮的年轻人来说,进入冬天,可能就是穿厚点这么简单;但对于老年人,特别是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该如何平稳度过寒冷的冬季呢?
保暖
老年人在冬天来临时,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暖,老年人本身抵抗力比较弱,如果身体不保暖,就很容易受凉感冒。特别是对于那些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更要注意保暖。因为这些老人本身的血液循环就比较差,再加上寒冷的刺激,就很容易出现心血管疾病。
老年人在冬天要特别注意头部和脚部的保暖,因为脚上有许多的穴位,所以脚冷全身都会冷。
多喝水
冬季天气干燥,老年人皮肤水分流失非常快,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很容易导致皮肤干燥,甚至会出现干裂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冬季时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多喝水的好习惯,也可多吃一些水果蔬菜。
多吃热性食物
老年人要多吃一些热性食物,比如牛羊肉、豆腐、萝卜、生姜、红枣、核桃等,这些食物可以起到温阳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起到滋补身体、保暖作用的同时,还可以预防感冒。
多晒太阳
冬天,老年人可以选择9时到10时或者16时到18时晒太阳,这样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冬季晒太阳也要注意时间和次数,一般每天晒15分钟左右即可,尽量背对太阳。
多运动
冬季天气寒冷,老年人血液循环变慢,很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如果不注意保暖,还有可能导致血管破裂、中风等。冬季老年人可以选择做一些强度低的运动项目,比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跳广场舞等。这些活动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机体御寒能力,但要避免剧烈运动或运动过度。
老年人还要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和水果,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