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立英
《语文书里的大诗人》通过一个个诗人写诗背后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诗歌当时的创作背景,让我们领略到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让我们领略到诗人的平日生活。读后,觉得诗人也是当之无愧的“美食家”呢。
关于杜甫那首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有这么一个故事——杜甫的朋友来他家里做客,家里最多的就是韭菜,还有点可怜的豆腐和鸡蛋。情急之下,杜甫决定给朋友摆上一顿文化大餐,他嘱咐夫人准备三菜一汤:韭菜炒蛋黄、韭菜炒蛋白、清蒸豆腐渣、韭菜豆腐汤,还特意叮嘱妻子在豆腐汤上放几个鸡蛋壳。菜上桌,杜甫指着韭菜炒蛋黄说:“这道菜叫两个黄鹂鸣翠柳。”然后他分别用绝句中诗句介绍了其它的菜,客人因他的介绍,吃得津津有味。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小时候,因为不喜欢吃饭,母亲便变换花样给我做饭,而且还给每个菜起了个可爱的名字,用这样的方法,让我吃下饭菜。杜甫太可爱了,我的母亲也太可爱了。
能把贫穷日子过成诗意的人,定然值得钦佩。
提起美食家,苏东坡自然会被人记起。他写过一首《猪肉颂》,诗中不仅赞美了猪肉的美味,更给大家介绍了好吃的猪肉炖法。这种字里行间对生活的满足感,也深深感染了每一个喜爱他的读者。除去东坡肉,还有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饼等,在每个眉州菜馆必然都有几道与他相关的菜。让人们在品尝美食的时候,不禁吟诵几句关于他的诗文。另外,从他的诗歌里,我们还会对一种水果神往,那就是荔枝。岭南本是无人问津之地,但仅是因为能吃到荔枝,苏轼便甘愿做岭南人,可见荔枝是何等的美味啊!
能在困苦的生活中,依然享受生活的人,定然值得尊敬。
在诗人的诗歌中,美酒自然是少不了的。白居易在花甲之年,带着微醺的愉悦,把生活的小景写进《宴散》;与刘禹锡一边喝酒一边行雅令,据此写了《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他还写过一篇《醉吟先生传》,自称醉吟先生。
杜甫写下:“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即使靠着一点儿微薄的工资,好歹也要喝上几两好酒;“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喝着喝着,杜甫想起了隔壁大爷,他知道大爷也是个喜欢喝酒的人,于是隔着篱笆叫大爷一起来喝。李白诗中的美酒更是多:“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这顿酒是李白被宣入宫的喜酒,也是坚定自己才华的自信之酒,因而诗末写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如果没人陪李白喝酒,李白便会举杯邀月,再加上自己的影子,勉强凑成三个人,有诗为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种趣味,恐怕只有诗人才可以想得出吧。
《语文书里的大诗人》真的让我们见到了诗人的浪漫与诗人的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