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蔚
认识作家孟庆果是偶然,读她的书是必然。
本人爱好广泛,尤喜附庸风雅。这样,我便在工作生活中有意无意结交了不少文艺界的朋友,作家孟庆果就是其中一位。孟老师当时供职于市内某中学,恬然静美,遗世独立,一副与世无争的样态,因此只是点头之交。十年前的一天,时任《散文百家》执行主编的评论家王聚敏先生,送给我一本由他作序的孟老师的一本散文集《有些微小,有些暖心》,并盛邀我参加该文集的研讨会,对其为人为文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由于年已久远,该文集中的大部分作品内容业已忘却,但其清新俊雅的语言风格,及书中浓浓的人文情怀,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近日,作家孟庆果的新作《一半烟火,一半沧桑》摆在了我的书桌,自己在佩服孟老师刻苦勤奋的同时,对新作也充满了期待。一如既往清新俊雅的语言风格,还是那般浓浓的人文情怀。孟庆果这次首先是以不停的脚步打开读者的视野,去展示人生的纯粹样板;再就是用热切深情的目光,回溯探寻古今文人墨客灵魂的底色。读罢既有艺术的享受,又有精神上的共鸣。
“许多时候,人们为了工作,为了生活,为名为利,起早贪黑,循着固有的轨道不停地旋转,可是,你挣上了名,赚得了利,又能怎样?”在《休闲茶山》一文中,作家面对群山,被满眼的绿色消融,只留下情思和灵魂,陶醉于物我两忘的境地,由衷地发出这样的感慨。登临东太行,作家眼前殷红的景色,“像抖动着波谲云诡的云霞,又像舒展着美轮美奂的梦境,沉甸甸,又轻飘飘,它荡涤着我的灵魂,牵我无端的思念。人一旦远离了物质世俗的追求,浮躁的情绪自然也能隐居世外桃源,宁静而不争。人生从此豁然。”(《天脊揽秀东太行》)面对百里绵延无垠瀚海般的武功山,作家“再不想其他,再不问世事,时光易逝,岁月无痕,风雨过后,正是辉煌。时光剪短了我们的岁月,容颜沧桑了美丽的风景,生命留给我们的,唯有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和难以忘怀的曾经拥有”。(《自虐武功山》)
是啊!对于纠缠千古至今的人生之问,我们跟随作家
的笔触,登山顶,跨水涧,瞬间就会被大自然的奇异美景化解殆尽。人生真要搞得那么复杂吗?成名成家建功立业,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哪一样是生命应然的追求?哪一样又不是他人的价值期盼?东奔西走上蹿下跳被繁杂事务耗得精疲力尽的我们,不该像作家孟老师那样调转方向,用脚步拉开生活的宽度,去亲近大自然,去体味最简单淳朴的快乐吗?作家所邂逅的纯粹人生,说不定就是我们心底最为真切的向往和追求呢。
生命本身不过是一件生物学的事实,有什么意义可说?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自己怎样生活。(胡适语)打开我们脑壳除去别人灌输其中的东西,找找哪些是属于自己的,看看哪些是自己最想要的。以此为底色浓笔淡抹,或简或繁多,也许就是值得你过的人生。在此作家与我共鸣,她写道:“每一个真实的经历,不管是苦是甜,上天都赐予同等的展示机会,它也许不够特别,但绝对唯一”“人生的美好不靠虚构,它是真情的融合,它是切身的体会,它是甜美的回味。没有人可以改变旅程的崎岖,但可以用自己打开的方式缔造生命的无怨无悔”“给自己一个机会,还生命一份精彩”。(《徒步雨崩》)
“自然界中,能够长久存在的,从来都不是因为你站得多高,行事多高调,而是你有多坚硬的内核。一时的风光易得,永恒的姿势难求”。(《独领风骚九女峰》)这“坚硬的内核”是什么?作家有高山大川启迪,更有历史纵深的感悟;她写苏东坡对知音的“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她写多情李义山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她说薛涛“生活的困顿,一点也不影响灵魂的高贵”,她称赞柳如是“骨子里蓄养着一股士大夫的清冷与傲然”(见《那些年 那些事》部分)。除此之外,作家笔锋回转,从同为诗人作家的好朋友古柳著作《说不定》中,读出了“在自己的世界里独善其身,在别人的世界里顺其自然”人生之至高境界,令人拍案。(《〈说不定〉是一种存在方式》)
也许这些就是作家所要触摸的灵魂的底色,是善良?是高贵?是纯真……还真说不定呢!那就再次捧起作家的这本新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