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7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邢州报

一趟充满魔法的精神之旅

日期:10-31
字号:
版面:12 读书会       上一篇    下一篇

米丽宏

这是一趟寻亲的旅程,也是一趟心灵对话的旅程……

《海边魔术师》是一篇以寻找为主题的中篇小说。书中的“寻找”,执着而认真:从陆地到海洋,从漂泊到追随,从北方城市到大陆最南端的海南岛木瓜镇,一趟寻亲之旅,因为时间的嬗变、人事的交织与海洋的幻影,激荡着魔法与梦幻的色彩。

书中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童年时的刘小飞,在母亲早逝、父亲下岗的艰苦境遇里,为给小妹妹带来一点惊喜与温暖,总是隔段时间就变出一种小礼物来送给她:自动铅笔、彩色橡皮、小圆镜子、假珍珠项链、钢笔、电话本、纱巾……他的“魔术”伴随着“我”长大,给“我”带来很多快乐。“我”却不知道,变“魔术”的背后,是哥哥一次次对道德防线的突破,他就此养成了小偷小摸的习惯。最终,嗜偷成癖,使他自毁前途,被大学开除,走上犯罪道路。父亲认为刘小飞蒙羞家族,不准他回家;“我”知道了他的恶行后,也对他充满蔑视和不满。刘小飞只好离家出走,永远离开了自己生活的城市。他每走一个地方,就给妹妹写一封信,信封上盖着当地的邮戳,断断续续的联系中,“我”凭着邮戳想象着哥哥的生活。

后来,年迈的父亲突然查出身患癌症,而刘小飞的来信也戛然而止,这之前书信的邮戳是一个海边小镇木瓜镇。为了打开父亲封存已久的心结,为了探寻哥哥的下落,“我”毅然辞去工作,买了一辆房车,载着父亲一路南下,并将木瓜镇当作了此行的终点。

这是一趟寻亲的旅程,也是一趟心灵对话的旅程;是一趟只有父亲和“我”的旅程,却也是刘小飞时时在场的旅程。在寻访过程中,他们从很多人口中听到刘小飞这个人,也看到不少他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他留下的生活痕迹,感觉到当地人对他的尊敬和保护。他们仿佛时时处处可以看到刘小飞的身影,感觉他马上就会现身了,然而刘小飞最终没有出现。父女俩期待已久的团圆,最终成空。这是一种遗憾,却也是一份成全——寻找刘小飞的过程,其实是父女俩同刘小飞的和解过程,是父亲、儿子和女儿历经多年蹉跎,在精神意识层面实现真正“团聚”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父亲和妹妹自我“发现”的过程。刘小飞将幻境般的小镇乃至小镇边上的广阔海洋作为“礼物”送给亲人,充满了美好的、梦幻般的祝福。经此探寻,他们的生命视野不断开阔,也逐渐理解了以前不能理解的事情,谅解了曾经有过误解的人。充满魔法的木瓜小镇,成为永远的念想——关乎亲人、关乎团聚,也关乎海天辽阔、生命不朽,关乎时代于人的伤痛与自由。

木瓜镇,这个蛮荒偏远的海边小镇,孤悬海边,疏离安静;像那些静静生长的热带风物,有着自己的气场及与世无争的姿态,也带着一种神秘。在这里,植物、动物、山川、河流、日月、飓风,都可以互相沟通交流。这是一个与我们所处的已经被“文明化”与“物化”的人类社会迥然不同的自然化的生态世界。书中,刘小飞不仅以此召唤妹妹和父亲,也在召唤我们:要想和过往的一切和解,就必须回归大自然,回归人的属性与自性,回归到这个自然化的生态世界。

当然,小说中颇似“世外桃源”的木瓜镇也一样行进在整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20世纪80年代十万人下海南的风潮,让木瓜镇一夜之间全民成为小商贩;90年代的温州炒房团将走私的汽车堆满了菠萝地和雷剧的戏台……现代化的脚步一步步席卷而来,即便是悬挂大陆最南端的小镇,也不例外。

作者借这个极具南洋风情的小镇眺望当今生活,将时间嬗变中的物事、人事、故事,放置于苍茫大海的背景之上,一切似乎充满魔法与梦幻的色彩,大海既是主人公要抵达的灵魂故乡,也是现实生活中的幻想,而真正的“岸”,其实是回归,回归纯粹的生命。

正如书中刘小飞说的“大地上没有偏僻之处”,每一个地方都是“人生活的空间”。若要获得救赎与解脱,需要的是挥手放下,是重新站起。

这,是刘小飞献给家人与生活的、最华丽的一场“魔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