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现代保健报

睡前一小时数字戒断睡眠管理法

日期:09-30
字号:
版面:12 健康科普       上一篇    下一篇

  文/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黄颀

  我们通常所说的数字“戒断”,又指数字“排毒”,即一段时间,有意识减少或者停止使用数字设备,从而达到减少对数字产品依赖,最终提升生活质量。有些人总是喜欢熬夜,玩手机的时候越玩越精神,总是睡不着觉,殊不知这将会“偷走”健康。接下来就为您介绍睡前一小时数字戒断睡眠管理法,助您走出失眠困境。

  数字设备对睡眠造成的不良影响

  第一,蓝光干扰。智能设备屏幕上释放出来的蓝光,可以抑制褪黑素分泌,而褪黑素是一种促进睡眠的关键激素。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长期、频繁的蓝光干扰会让我们难以入睡,导致睡眠质量大幅下降。

  第二,心理兴奋。在使用数字设备时,一般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极具刺激性的信息内容,最为常见的有搞笑故事、热点新闻等,这些信息会让观者兴奋度持续提升,以至于夜不能寐。

  第三,打破睡眠规律。长时间熬夜玩手机,会导致正常的睡眠规律被打破,比如说,本来在22点要睡觉,但是玩着玩着就到了后半夜,这样必然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并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和学习。

  睡前一小时数字戒断睡眠法解析

  第一,自行设定“断网倒计时”且严格执行。要直接戒掉睡前玩手机的毛病是难以实现的,很少有人会马上放下手机。所以第一阶段的重点在于循序渐进,要为自己设定“断网倒计时”,慢慢减少睡前玩手机的时间。具体来说,应记录自己平日睡觉前玩手机的时间,比如每天玩一小时,此时便可计划在自己睡前一小时彻底不玩,到了时间以后,无论看的是什么内容,都要关机或者开启飞行模式。刚开始戒断的时候会有些不适应,此时可以在床边准备一个闹钟,可将想查的东西记在纸上,等到次日再去处理。

  第二,用替代活动填充玩手机的时间。断网以后,睡前一小时如果没什么可干的事情还想玩手机,这时一定要找到替代活动,让大脑从最开始的“兴奋状态”朝着“睡眠模式”转变。替代活动可以是看纸质书、听白噪音、冥想等,以上活动无需投入过多精力,亦可让大脑从“信息处理”的状态中脱离出来,慢慢归于平静。

  在此期间,尽量不要做集中注意力的事项,譬如说写工作方案和拼乐高等,也不能和他人闲聊,以免过于兴奋而失眠。

  第三,将睡前流程固定下来。断网和替代活动是戒断手机的前两步,坚持成功后则要制定正确的睡前流程,目的是让身体形成条件反射,以上流程完成后,就意味着身体接收到了“该睡觉”的信号。每天晚上9点半左右就要洗脸、刷牙、洗脚,10分钟左右时间完成,洗漱完毕后要关网,将手机放起来,22点到22点40分可静坐椅子上看书、听白噪音,二者各20分钟时间,到了22点40分务必上床躺下,闭上眼睛以后深呼吸5分钟,争取在23点之前睡着。

  第四,不必追求完美。绝大多数人在为自己执行“断网计划”时,一旦出现某天因为特殊情况而使用手机的情况,就认为自己执行计划以失败告终,所以后来就选择放弃。从实际角度来说,严格要求自己是好事,但过于严苛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不必追求对戒断计划的完美执行,偶尔“破一次戒”并不妨事。譬如说某一天加班到晚上10点半以后,急需使用手机回复客户信息,那么在回复以后就可将“替代活动”时间缩短,看10分钟的书、听10分钟的白噪音就行,只要大多数时间能够坚持断网,做到严于律己即可,没有必要过于严苛,和自己过不去。否则,可能会让失眠情况愈加严重。

  总而言之,从确定“断网倒计时”计划开始,再用“替代活动”去填充之前玩手机的时间段,再到“睡眠流程”的固定,步步调整,其实无需太多毅力就可摆脱对手机的依赖。若您因睡前看手机长期被失眠所困扰,那么就请从当下开始,执行“戒断计划”,并认真坚持下去。您一定会感受到“断网”其实没那么难,入眠也没那么困难,最后祝您每天都能睡上一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