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现代保健报

摔倒、崴脚、跌打损伤后肿疼难消?

日期:09-26
字号:
版面:15 健康科普       上一篇    下一篇

  文/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戴庆芳

  运动摔倒、走路崴脚,生活中常见的意外,都可能引发跌打损伤。而中医处理跌打损伤已有千年经验,掌握以下三个科学护理方法,恢复速度能翻倍,比硬扛管用得多。

  别再冷热不分

  中医辨证施护先判断肿疼根源

  中医认为,跌打损伤会导致局部气血受阻形成“瘀血”,就像河流淤堵积水,不同阶段瘀血状态不同,护理需“对症下药”。

  一、损伤48小时内:“冷处理”锁瘀血,阻肿疼扩散:刚受伤时毛细血管仍在出血,热敷会让血管扩张、出血量增加,此时需用冰敷收缩血管,减少瘀血生成。正确操作:冰袋(或塑料袋装冰外包毛巾)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冻伤,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二、损伤48小时后:“热养护”通气血,加速肿疼消:48小时后出血停止、瘀血凝结,热敷能扩张血管、促进气血运行,帮助瘀血吸收。热敷方法灵活:用40-50℃热毛巾敷20-30分钟,每天2-3次;也可用热水袋、暖宝宝(控温),或用艾叶、红花、伸筋草各15克煎水熏洗15分钟(活血化瘀)。注意:皮肤破损、渗液或有明显炎症时,先处理伤口再热敷。

  很多人肿疼难消,正是因错用冷热——刚崴脚就热敷会让瘀血“堆积”,48小时后仍冷敷会让气血“堵塞”。记住“48小时分界点”,才能先让肿疼“刹车”。

  不起眼的草本小方

  在家就能做的消肿止痛神器

  一、生姜葱白敷:应急止痛,缓解初期肿疼:生姜温通经络、散寒止痛,葱白通阳散寒、消肿散结,适合损伤初期的疼痛、轻微肿胀,尤其对冬季或受凉加重的损伤有效。做法:新鲜生姜50克去皮、葱白3-4根洗净,一起捣烂成泥;取适量敷患处,用纱布或保鲜膜固定,每次20-30分钟,每天1-2次。注意:皮肤破损或对姜、葱过敏者禁用,敷时皮肤发烫需及时取下。

  二、三七药酒涂擦:活血化瘀,对付顽固瘀血:三七是“活血化瘀”明星药材,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特点,泡药酒能让药效借酒精渗透皮肤,加速瘀血吸收。做法:三七10克(可打粉或切片均可)、50度以上白酒500毫升,放入玻璃瓶密封浸泡7-10天。使用时棉签蘸药酒涂擦患处,边涂边顺时针按摩5-10分钟,每天2-3次。注意:药酒仅外用,皮肤破损、孕妇、儿童及酒精过敏者禁用。

  三、冬瓜皮薏米水:内服外洗,双管齐下消水肿:跌打损伤若伴随水肿,多与“湿气瘀滞”有关。冬瓜皮利水消肿,薏米健脾祛湿,内服调水湿代谢,外洗直接作用局部。做法:内服:冬瓜皮30克、薏米20克,加水500毫升煮20分钟,取汁代茶饮,每天1-2次。外洗:冬瓜皮50克、薏米30克,加水1000毫升煮30分钟,放温后浸泡患处15-20分钟,每天1次。此方法温和无刺激,水肿明显者用3-5天可见效。

  这些“草本小方”藏着中医“天人相应”的智慧,但肿疼严重或用后无缓解时,需及时就医,别耽误病情。

  动养结合才是关键

  别让静养变成“僵养”

  很多人跌打损伤后觉得“不动最好”,长时间卧床、久坐,把损伤部位固定严实。但中医讲究“动静结合”,过度静养会导致气血不畅、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影响恢复后活动能力。正确做法是:保护好损伤部位,适当“动养”让气血“活”起来。

  一、损伤初期:“微活动”防粘连,避气血停滞:损伤1-3天,虽不能剧烈运动,但也不能完全不动。可做“微活动”:崴脚者坐姿缓慢转脚踝,顺、逆时针各5-10圈,或轻勾脚、伸脚,每个动作保持3-5秒,重复10-15次;手臂、手腕损伤者慢屈伸手指、转手腕。动作幅度小、速度慢,以不疼为度,目的是促气血流通,防肌肉、韧带粘连。注意:不做负重动作,如崴脚后不站立行走,手臂损伤不提重物。

  二、恢复中期:“功能锻炼”强肌肉,重建关节稳定性:损伤3-7天,肿疼缓解后可加“功能锻炼”,重点练损伤部位周围肌肉,增强力量、提高关节稳定性,防再次受伤。比如崴脚可做“踮脚尖”,扶墙站立,慢踮慢放,每次10-15组,每天2-3次,或“踝关节内翻、外翻”,坐姿,脚尖向内、向外翻,保持3秒,重复10次;膝盖损伤可做“直腿抬高”,仰卧,慢抬伤腿至离床30厘米,保持3-5秒放下,每次10-15次,每天2次。锻炼需循序渐进,疼痛加剧就停,肿疼加重则减强度。

  三、恢复后期:“循序渐进”回归日常,避二次损伤:肿疼基本消失、关节活动正常后,可逐渐恢复日常活动,但不能急着做剧烈运动。比如爱跑步者先散步,1-2周无不适再过渡到慢跑;爱打球者先练运球、传球,再做对抗练习。

  同时要保护损伤部位:崴脚恢复初期穿运动鞋,不穿高跟鞋、拖鞋;运动时戴护具(护脚踝、护膝盖)。中医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适当“动养”不仅促恢复,还能增强抵抗力,减少受伤概率。

  生活中,很多人因忽视跌打损伤,硬扛或乱处理,拖成慢性疾病。其实掌握正确方法,多数损伤1-2周就能明显好转。若损伤后肿疼剧烈、无法活动,或皮肤发紫发黑、发热,一定要及时就医,排除骨折、韧带断裂等严重问题。参考中医护理方法,能帮大家遇到跌打损伤时少走弯路,快速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