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肺癌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该病具有高发病率及死亡率,故早期筛查已成为抗击肺癌的重要环节。其中低剂量螺旋CT作为目前筛查肺癌的有效手段,对高危人群而言,定期筛查非常关键。
为什么推荐进行早期肺癌筛查
肺癌死亡率及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据《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版)》提出的报告显示,该病在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位居第一。早期发现肺癌至关重要,因此时病灶较为局限,尚未扩散至其他器官,同时借助手术切除等治疗手段的应用,干预后患者生存率及治愈率水平会显著提升。据权威数据统计显示,早期肺癌5年生存率将>70%,而晚期肺癌5年生存率仅为5%。因此,早期治疗不仅可降低复发风险及并发症发生风险,还可减轻患者因疾病所带来的痛苦,这对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社会及家庭负担的效果非常显著。
低剂量螺旋CT检查有哪些优势
低剂量螺旋CT为当前筛查肺癌的常用方式,具有分辨率高的特点,应用后可发现肺部毫米级别结节,包括浸润性腺癌、微浸润性腺癌及原位癌等。相较于传统的胸部X线片,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敏感性更高,且应用后也可较早地识别出肺癌的存在。对于高危人群而言,建议每年进行1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病变。
对低剂量CT检查的认知误区
误区一:认为低剂量CT对身体有辐射。其实低剂量CT的放射剂量仅有标准胸部CT的1/5;不到每年环境放射暴露剂量的一半。故这类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误区二:担心查不出来,也有人担心低剂量CT会出现假阴性结果,故不确定是否要检查。当检查不能证实已患癌症的患者存在肿瘤时,即为假阴性结果。但实际上低剂量CT检查假阴性发生率<5%,这个比例是非常低的,相较于疾病成本是可以忽略的。
哪些人群是肺癌高危人群?
①长期吸烟者: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则其罹患肺癌的风险就越高,特别是每天吸烟>20支或是连续吸烟超过20年的人群,其肺癌发病率要显著高于一般人群的。②长期吸入二手烟者:长期处于这一环境下的人群,发生肺癌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因二手烟中含有多种健康物质,对肺部健康有一定危害。③既往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若是家族中有直系亲属罹患肺癌,则其患肺癌的风险要较普通人群高一些,这可能与遗传因素及共同的生活环境有一定关联。④长期处于有害的环境中:如长期接触致癌物质、放射性物质或是石棉的人群等,其在干预后罹患肺癌的风险将显著增加。这类人群需特别注意肺癌的筛查及防治。⑤慢性肺部疾病患者:罹患有肺纤维化、肺结核及COPD的人群,肺癌发病率也相对较高,上述疾病的存在会导致患者出现肺组织损伤及慢性炎症改变,进而增加其罹患肺癌的风险。⑥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患者罹患肺癌的概率将显著上升,特别是在年龄>50岁的人群中。故对于高危人群,建议定期开展低剂量螺旋CT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肺癌,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干预。
其他筛查方法及注意事项
除低剂量螺旋CT检查,也有一些辅助的筛查方式,比如痰液细胞学检查及血液检查,通过分析样本中是否存在异常细胞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肺癌。但是上述方式不能用于确诊肺癌,仅可用于筛查的辅助手段。而对于高度怀疑为肺癌的患者,可对其开展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内窥镜检查,以获取到充足的病变组织样本予以确诊。在进行肺癌筛查时,需明确的是尽量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及安全性。筛查时要结合医生建议进行检查,不可自行选择筛查方法或频率;对于初筛结果异常者需及时强化好后续的检查及治疗。
早期进行肺癌筛查为守护健康的重要防线,应用低剂量螺旋CT检查因其有着低辐射剂量及高敏感性,故能够为高危人群筛查提供可靠手段;对于高风险者,建议定期开展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