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现代保健报

关注营养之“管”留置鼻胃管的居家护理

日期:09-23
字号:
版面:15 健康科普       上一篇    下一篇

  文/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栗芙荣

  在现代医疗护理中,留置鼻胃管作为一种常见的营养支持手段,为那些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提供了重要的营养来源。然而,居家护理中的鼻胃管管理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来说,既是一项挑战,也是一项责任重大的任务。

  留置鼻胃管的居家护理准备

  一、心理准备与沟通  在留置鼻胃管前,患者及其家属应充分了解鼻胃管的作用、必要性及可能带来的不适。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解答他们的疑问,缓解其焦虑情绪,确保患者能够积极配合鼻胃管的置入和后续护理。

  二、环境与用品准备  居家环境中,应准备一个干净、整洁的喂食区域,确保有足够的空间和光线进行操作。同时,准备好鼻饲所需的用品,包括量杯、有刻度的注射器、温开水、鼻饲液、纱布或过滤器等。

  鼻饲液的选择与配置

  一、鼻饲液的类型  鼻饲液可以选择药厂配置好的营养液,这些营养液营养均衡,易于消化。此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口味和营养需求,自制富含多种维生素、易于消化的流质食物,如牛奶、豆浆、米粥、鸡蛋汤、鱼汤等。蔬菜和水果汁也是不错的选择,但需注意榨汁后用纱布过滤,防止堵管。

  二、鼻饲液的配制与保存  配置鼻饲液时,应确保食物充分搅碎并与足够液体混合,避免形成颗粒堵塞管道。鼻饲液应现配现用,每日配置当日量,并置于冰箱内保存。使用前需检查鼻饲液是否有变质迹象,如异味、变色等。

  鼻饲操作与体位管理

  一、鼻饲前的准备  进行鼻饲前先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回抽胃液、听气过水声、观察胃管末端置于水中是否有气泡溢出等。同时,需确保鼻饲液温度适宜(38~40℃),避免过冷或过热引起胃部不适。

  二、鼻饲时的体位  鼻饲时,患者宜取半卧位或床头抬高30~45°,以减少食物反流和误吸的风险。鼻饲过程中应缓慢注入鼻饲液,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

  三、鼻饲后的护理  鼻饲结束后,应用温开水冲洗胃管,防止食物残渣堵塞管道。同时,将胃管末端反折并妥善固定,避免胃管脱出或液体回流。鼻饲后患者需保持半卧位30分钟,以促进胃内容物排空。

  日常护理与并发症预防

  一、胃管的固定与清洁  胃管应妥善固定,防止打折、脱出。固定方法可采用棉质系带双套结或专用鼻胃管固定贴。定期更换固定装置和胶带,避免皮肤破损。同时,每日用温毛巾擦净鼻翼、面部油脂及分泌物,保持清洁舒适。

  二、口腔护理  长期鼻饲患者易发生口腔感染,因此需定期进行口腔护理。意识清楚的患者可协助刷牙,意识不清的患者则可用口腔护理棒蘸取漱口液进行清洁。

  三、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腹泻:出现腹泻时,可给予米汤、淡盐开水等缓解症状,严重时应及时就医。胃潴留:每次鼻饲前应先回抽胃液,若残留胃液超过100ml,提示有胃潴留,需延长灌注间隔或进行胃肠减压。脱管与堵管:脱管多因患者烦躁、翻身时不慎脱落等原因引起。预防脱管需妥善固定胃管,并定期检查固定情况。堵管则可用温开水、碳酸氢钠溶液或可乐冲洗胃管,必要时就医处理。误吸与反流:误吸和反流是鼻饲过程中需警惕的严重并发症。为预防误吸和反流,鼻饲时应保持患者体位正确,鼻饲后保持半卧位,并避免剧烈咳嗽和搬动患者。

  患者与家属的教育与支持

  一、患者教育  患者及其家属应充分了解鼻饲的重要性和操作方法,学会自行监测胃管位置、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并发症的初步处理。

  二、家属支持  家属在鼻饲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需要掌握鼻饲技术,还需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同时,家属应与医护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患者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通过掌握正确的鼻饲方法、做好日常护理和并发症预防,可以确保患者安全、有效地接受鼻饲营养支持,促进其早日康复。在未来的护理实践中,我们期待更多的创新和进步能够进一步提升鼻饲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