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都市金牛区妇幼保健院 李丛
儿童换牙期间,很多家长都会发现孩子新牙长好,但原先的乳牙迟迟不肯脱落,这便是孩子的两个牙组同时生长的状况。造成“双排牙”的原因便是“乳牙滞留”,家长们莫急,及时发现,处理得当,对孩子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下文为大家介绍乳牙滞留的原因及影响,并且讲授如何来应对“双排牙”问题。
什么是乳牙滞留
乳牙滞留也称为恒牙早萌,是指在恒牙萌出之前,乳牙没有“退休”,依然残留于口腔内,导致恒牙“另找出路”,形成“双排牙”。正常情况下,乳牙根在恒牙萌出的刺激下会慢慢被吸收,乳牙自然脱落,但恒牙长出时间出现异常,导致乳牙的“赖着不走”。乳牙滞留发病率较高,多见于6~12岁幼儿换牙期,以下前牙区多见。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双排牙
滞留牙的原因包括恒牙萌出方向异常和乳牙根吸收不足及口腔不良习惯等。当恒牙萌出方向异常或乳牙根吸收不足均可导致乳牙滞留。吮指、伸舌、偏颌以及下垂性习惯等不良习惯还可导致牙齿排列及颌面发育异常,加重滞留牙程度。而双排牙的发生往往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双排牙会带来哪些影响
由于滞留的乳牙占据了恒牙萌出的正常位置,恒牙被迫异位萌出,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牙齿排列不整齐、上下牙咬合不正确,严重时可影响孩子面型和说话能力。尤其在前牙区,恒牙被第二乳磨牙挤到腭侧和唇侧,造成恒牙排列不齐,影响孩子的容貌与自尊心,进而致其恒牙萌出拥挤,需要正畸治疗(例如戴牙套),费时又花费大。
家长该如何判断是否为乳牙滞留
一般情况下,当孩子的恒牙已萌出,但对应位置的乳牙未松动、未脱落时,即可判断为乳牙滞留。但恒牙萌出位置偏斜明显、牙齿错位、拥挤,患者出现咬合困难、言语不清的症状也应该积极地配合医生就诊,以便于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地诊治。
什么情况下需要拔除乳牙
并不是所有的乳牙滞留都需要拔牙,乳牙松动明显且恒牙位置正的时候可以先不用拔牙,通过多吃些较有咀嚼性的食物,如苹果、玉米,让乳牙自行脱落。有乳牙无松动,恒牙生长的位置偏差明显、位置不足时应及时拔除乳牙,不阻碍恒牙的正常生长路线。乳牙拔除大多很简单,在局麻下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家长不必过于担心。
如何预防乳牙滞留的发生
尽管存在乳牙滞留个体差异这一特性,但可以通过采取科学护理措施减少发病风险。一是定期做好孩子口腔检查,比如每半年检查一次;二是鼓励孩子多吃苹果、玉米、胡萝卜等需要充分咀嚼的硬质食物,通过咀嚼刺激促进乳牙根吸收,帮助乳牙自然脱落;三是及早纠正异常口腔习惯,比如吸吮、舔唇、伸舌、咬合、张口等,避免牙齿生长受限。另外日常保持口腔卫生,才能确保牙齿生长健康。
换牙期家长需要注意什么
牙齿替换期是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也是牙齿在生理上的一个大的更替期,在心理上也需要适应期。松牙、缺牙乃至拔牙,会有恐惧、紧张甚至自卑心,家长就要做好心理引导,告知孩子换牙长大的道理,可以给孩子讲述一些“换牙长大了”的趣事给孩子更多的信心,家长更不可以让孩子自行乱动或者暴力手法拔牙,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科学处理。
医生怎么处理乳牙滞留
牙医根据口腔临床检查、拍牙片对乳牙的滞留程度进行判断,结合牙龄、恒牙萌出位置和乳牙现状决定拔与不拔。牙齿轻微错位或者脱落的迟滞,牙医会给予不急于拔牙的医嘱;如果恒牙明显出现移位,偏位较大,则需尽早进行。一些孩子乳牙拔除后,仍留下牙齿排列不齐的情况,牙医会给予下一步的牙列矫治的医嘱。所以,拔牙并不单是指拔牙,而是对孩子恒牙健康需要牙医保驾护航的特殊方式。
需要提醒的是,一旦发现有这类“小问题”,要及时就医,听听医生的评判和诊治建议,避免“小问题”成为影响深远的“大问题”,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